4月23日,封面新闻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互联网+电子政务分论坛”。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在在论坛上介绍了封面新闻在智媒体+政务方面的各种探索。

李鹏介绍,封面传媒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媒体机构,致力于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其核心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是智能+智慧+智库的新型智媒体,拥有一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封面新闻根植于党报集团,在助力移动政务、服务人民群众方面有天然优势。

以下为李鹏分享的部分内容:

第一,封面新闻第给政务提供智能服务。这是AI+媒体+政务的应用。通过“智媒体”技术与重要政务信息发布相结合,为群众提供智能化服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智能推送政务信息。封面新闻是以算法推荐为基础技术的客户端,通过用户兴趣学习,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应用到政务服务,主要用在封面新闻客户端的UGC平台——封面号。我们的封面号平台自上线以来,吸引了5000多家政府机构的入驻。各类各级政府机构每天发布的政务信息几万条,很容易被淹没。为了让不同类型的政务信息提升传播效果,我们的算法推荐技术可以面向用户实现精准推送,从而让政务信息有效抵达目标用户。

其次是智能政务场景应用。这是人工智能在政务场景中的应用。我们在重要教育信息发布的智能化服务上进行了探索。去年高考,封面新闻推出了自主开发的“高考志愿填报小助手”,考生仅需输入所在生源地、高考分数、高考预估排名、兴趣等信息,我们的“小封机器人”就可以通过600万条数据支撑和3000多家高校数据,智能预估高校录取分数、大学专业评测以及志愿填报,让高考志愿填报不再难。此外,我们还在旅游信息发布等场景服务上探索智能化,去年“十一黄金周”,我们开展了“小冰携手大熊猫邀你美丽四川行”活动,通过小冰机器人为景区写诗,让用户上传照片与熊猫拼颜值等,广泛引发用户参与,提升了旅游服务效果。

第二,封面新闻给政务提供智慧引导。这是信息价值主导层面的创新。如果完全依赖算法来推送信息会产生很多偏差,所以我们强化价值主导,通过编辑干预,以人的智慧解决机器算法的问题,让政务信息传播更具正能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聚焦政府工作开展政务服务。我们建立了很多区域化的区域频道,服务各地政府事务,更垂直、更聚焦、更有针对性地发布政府信息。在技术上,告别以往人工运营,用地理位置定位让区域频道内容聚合更高效。同时,在地方频道的新闻报道中,通过议题设置开展政务舆论引导,更加集中地开展政务报道。两方面结合,解决海量信息带来的舆论引导难度。

其次是聚焦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引导。今年全国两会,我们推出了“我AI中国 全国两会看封面”大型系列报道。这里的“我AI中国”一语双关,既有爱的意思,又是人工智能AI的缩写。我们会每天根据自主开发的AI天眼系统,筛选当日全网热点话题,选择重点进行采访发布。然后强化全网推送,实现正确的价值引导。比如我们的“我AI中国 主播有画说”专栏,每一期都聚焦两会热点,片头采用人工智能合成解说+实景视频画面的模式,有实有虚,有真人有机器人,生动活泼,得到了各方赞誉。

第三,封面新闻还为政府部门提供智库支持。封面新闻提出要打造智库型媒体,也就是通过我们的主题报道、论坛研讨、数据榜单等,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群众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主题报道提供调研支持。新闻采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比较典型的是我们推出了“一带一路:丝路花开·四川机遇”大型系列报道,派出8路记者前往一带一路沿线的26个国家采访,实地探访这26个国家与四川有哪些结合点。报道结束后,四川省政府召集省上十多个厅局听取我们的专题汇报,研究走出去发展的策略。今年我们还将推出一带一路大型报道,立足点将更高,视野将更广阔。

其次是论坛研讨提供智力支撑。我们每年会打造大型的政务研讨论坛。比较典型的就是三个,一是C21论坛,取自21世纪、四川21个市州和城市的C字母,围绕当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邀请政府领导和企业领袖,共论发展策略,发现合作机遇。二是互联网+农业论坛,邀请农业部领导和互联网企业共论乡村振兴战略。第三个是我们今年正在筹备一带一路论坛,这将是今后作为智库媒体举办论坛活动的重点方向。

总体来讲,我们坚持以三个视野来推进智媒体+移动政务服务工作,即面向未来的技术视野、面向大众的主流视野和面向政府的服务视野。通过三方面相结合,找准政府与群众的联接点,更好助力移动政务。

封面新闻记者艾晓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