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的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到如今中国VC/PE市场不断发展成熟,中国创投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

20年前的顶尖投资机构,到了如今,大浪淘沙仍旧屹立不倒的屈指可数。《艾问人物》相信,未来还将诞生一批又一批最优秀的创业者,投资人,他们中会有更多的人穿越周期,站在投资界的顶峰。

2020年10月12-15日,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华发集团在珠海举办第二十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现场群英荟萃,集结了1000名投资行业头部力量。

知名双语主持人、艾问传媒创始人艾诚受邀主持对话,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君联资本总裁陈浩、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CEO施安平、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就中国创投风云二十年之路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对话。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邝子平

《艾问》创始人艾诚: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了很多优秀企业,近几年,您也在布局人工智能,现在您心目中启明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在中国做投资,挑战是如何把握进取和贪婪之间的尺度。

风险投资在美国已经发展了很长的时间,启明是从美元基金起步,美元基金的LP其实对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略有一些固化的想法。

如果你是在美国这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做美元基金,你是应该按照规律好好干,干完一期再干下一期,抛掉你的贪念,敬业去做就行,你就能够成为一个百年老店。

但是中国的创投环境,还处在一个年轻的阶段,而整个企业创新的市场变化又非常大,加上地缘政治的因素等,环境更复杂。

启明十周年的时候,我强调大家要牢记,必须要有进取心。

启明第一期美元基金是2亿美元,对我们很多早期的,今天仍然在支持我们的LP来讲,最应该做的就是启明二期基金,两亿美元的基金,启明三期基金也是两亿美元的基金,你们最熟悉做TMT的,就好好去做TMT。

我们开始一直就有这么一个危机感,假如我们不进取,我们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被这个市场抛弃。虽然我们做得很专注,但是纯做TMT,中国这么大的医疗机会,不去抓住机会吗?

于是我们开始同时也做医疗,到了09年,美元做得好好的,大家都在做人民币,我再不做,不进则退,于是,启明又去做人民币基金。

还有半导体行业,一个科技企业成长的周期,不是用钱能砸出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启明看到中国蓬勃发展的半导体市场,必须提前做一些布局,与时俱进。

所以在整个基金发展的过程当中,面临很多内外交困的挑战,有一点要去平衡,不忘初心,以及不断把握进取心和贪婪之间的尺度。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陈浩

《艾问》创始人艾诚:作为老牌和头部机构,大家已经在中国投资界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预见未来,每位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君联资本2020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君联资本总裁陈浩: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

从内部来讲,是团队。我们是一家发展了20年的创投机构,必定会有新老交替,人员的更迭给君联带来的挑战是最大的。

第二,从外部来讲,跟LP的合作发生了变化。

君联前十年是做美元基金,早期募集美元基金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最后有不错的美元LP给我们投资了。10年以后,我们同时管理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到今天其实面临更多的是怎么平衡好两边LP不同的诉求,以及不同的对中国机会的看法。

特别是今天在中美关系,全球的经济局势和政治局势变化过程当中,要怎么更好地去和美元基金合作?当然人民币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如果平衡不好,对君联也会形成一个重大的挑战。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符绩勋

《艾问》创始人艾诚:我和符老师在2015年做过艾问顶级投资人的对话,您是百度第一位资本伯乐,从目前GGV和您现在的投资状况来看,最大的困惑和挑战在哪?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中美关系和去全球化让整个投资背景发生了本质变化。

GGV纪源起家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团队,既有中国的团队,也有美国的团队,近期我们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办公室。

在中美关系这个大环境下,如何去管理全球化的团队?如何去把握两边的投资节奏?如何去面临政策上的挑战?都是GGV要去面对的挑战。

中国近年来的企业越来越全球化,我们看到字节跳动走出去了,我们也希望我们投的企业也都走出国门,当然,他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于我来说,这个困惑就是投资的时候,我们基金的规模和体量,在座的各位都在不断地壮大,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可能从几亿美金到几十亿美金,同时对于LP来说,他有一个回报的要求,这个回报跟你的规模,其实跟你对应的投资组合是有关系的。

近半年和一年的时间,我们看到资本市场的一个红利,带动了比较高的一个回报周期,但是往后走,面临着去全球化的背景,如何持续的找到这种很好的机会?这是我们作为投资人需要去好好考量的。

不过,中国未来10、20年,在整个企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仍旧存在着大量的潜在红利。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刘昼

《艾问》创始人艾诚:您一直坚定看好中国,今年达晨也收获了第100家上市公司,也是达晨20周年的生日,有喜也有忧,您现在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

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在座的各位投资人为什么能赚到钱?

我们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后20年最大的一个红利。再延伸一下去讲,VC和PE市场是高度依赖资本市场的,资本市场发展得好,我们就发展得好。

05年的股改,对VC和PE的全流通打开了以后,解放了行业,让大家可以挣到钱了。这是前面20年一个大背景。

后面20年有很多的挑战,我们做投资,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作为VC和PE怎么适应注册制的改革?

我们是高度依赖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退出来,现在市场已经不是以前的市场,现在都是注册制了,注册制过程中,特别是科创板实施注册制以来,一年多的时间,注册制发展得非常不错,两三年后的注册制会怎么样,我们应该用注册制的思维去选我们投资的项目,才能给投资人挣到钱。

前面说的去全球化,我们做投资,实际上离不开世界的经济,我们投资的企业有外向型,我们国家复工、复产做得最好的,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但会不会有第二波疫情出来,我们做投资也要绷紧这个弦,去适应市场的变化。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施安平、徐传陞


(从左到右依次为施安平、徐传陞)

《艾问》创始人艾诚:施安平、徐传陞老师,二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CEO施安平:怎么不断地否定过去,创新未来。

做投资,面对的总是最新的企业,从事投资20年来,我自己的思考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革自己的命。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更多的特色,更鲜明的风格,更清晰的投资逻辑。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挑战有很多,宏观来说,外部环境更复杂了。

从微观角度来切入,是迭代团队,思考未来8-10年经纬怎么继续做好。

从非主流的方向逐渐在三到五年做成主流的一个大的投资方向,这一块其实是非常难的,我们10年投移动互联网,14年开始投软件服务,包括数字医疗,包括四年前开始投新能源汽车,还有核心零部件,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在人员方面继续加入生力军,继续看新的方向。

今年团队超过一半都是90后,我希望在未来15年再打造一系列的像过去十年那样优秀的投资团队,一如既往相信年轻人,然后重仓中国。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应文禄

《艾问》创始人艾诚:毅达资本的应文禄先生,你很自信,这个状况不像很忧愁。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其实干投资,要有自信,但是自信比较难。行业潮起潮落是常事,大家也各有喜怒哀乐。

做到了头部机构以后,主要是在思考下一个20年我们在哪里,我们往哪里走。

作为掌门人,大家的想法基本上一致,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变化。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能不能跟中国一样很快地控制,现在来看基本上不太可能,疫情持续两三年,世卫组织说要到2024年,我们的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会怎么样办,还有科技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会是什么样。所以更重要的你能不能赶上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

《艾问》创始人艾诚:如何成为更合格的时代投资人?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避免冲动性决策,严格自律。

做投资,不仅要创造IRR,还要创造DPI,给出资人带来回报,所以避免冲动性的决策,要带来持续的收益增长。

另外要严格自律,未来这个行业我觉得变化会非常大,头部机构的机会会非常多,如果资本市场对头部机构也开放了,我们要检视自己是否已做好了准备。

在对话的尾声,会场实时连线了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邀请他回顾在投资界20年的难忘时刻。

艾诚对话时代投资人沈南鹏

《艾问》创始人艾诚:在您心目最难忘的人和事都有哪些?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当初创立携程时,中国的PC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那个时候很多和我同时创业的企业,都成功地走出来了。

很多人那时未必有那么丰富的商业经验,但当时的市场机会很好,他们最后的成功显然也掺杂着运气成分。

过去的15年,市场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这让很多参与者得益。

资本市场上面,过去中国的创新企业能上市的渠道非常有限,可以去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港交所当时的流动性也不是很好,而在A股上市的过程相当复杂,创新企业很难达到A股的要求。

在过去的一二十多年里面,所有创新企业的退出渠道大大丰富了。

今天,在港交所出现了各类创新企业、A股有了创业板和科创板,给创新企业提供了新一轮的资金支持,这给市场当中活跃的VC和PE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天然环境。

政府在很多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90年代,当时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给房地产行业和中国很多消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同样的今天,我们处在数字经济时代,不管是在医疗行业,还是在信息科技领域,都能看到一些基础建设,这些利好对创新企业有巨大的助力。

我们看到了不论电商还是视频,还是社交网络,都离不开已经建设的一直到中国的各线城市的这些重要的移动通讯网络,所以在享受这些成功的背后,我们其实能感觉个人的力量可能都是很渺小的。

感谢时代给投资人带来的好土壤,感谢在这个时代不断创新的创业者,投资人的角色,也就是在这当中做好一个助推器。创业者们给投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伴随成长机会。

现场的演讲给我一种深刻的直观感受,只有非常努力,而且是背后非常努力,才能表面看起来毫不费力。

2020年,「最具影响力创始人」年度人物榜单评选正式启动,将诞生「最具全球影响力创始人(30人)」「最具行业影响力创始人(300人)」两大榜单。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榜单评选,评选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5日,评选结果公布后,获奖创始人将共同相约9月底召开的「2020全球创始人大会」暨榜单发布会,敬请关注!

「全球创始人大会」组委会联系邮箱:gfs@iask-media.com

GFS全球创始人大会(Global Founders Summit)是艾问的旗舰活动,全面服务和链接创始人、投资人、媒体人群体,向世界讲好中国创始人的故事,在全球布局中辅佐企业成功商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