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实录整理)
艾诚:这是什么地儿?
毛大庆:这是咖啡厅。
艾诚:每个优客工场的空间里都会有一个咖啡厅?
毛大庆:都会有一个活动的空间,可以朋友们聚会的地方,它其实是一个像家里客厅一样的地方。
艾诚:你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优客工场的厂房里进行《艾问·企投家》的录制呢?
毛大庆:我要赶飞机一会儿,这儿离飞机场近。现在我们最多的就是办公室,哪哪儿都是办公室,北京我们大概得有七八十处吧。
艾诚:那你就很好,很有归属感。
毛大庆:对。
艾诚:现在在多少个城市有优客工场?
毛大庆:37个城市。
艾诚:多少个优客工场的办公室呢?
毛大庆:目前开的大概140多个吧,我们即将还有60多个在路上,有200多个连锁店。这儿就算一个连锁店,比咖啡馆的连锁店要大很多倍。
艾诚:我记得三年半前,我去万科北京的办公室,咱俩做过一次对话,大家特别关注,说中国地产的转型是从一个人的转型开始——你的辞职。
毛大庆:那会儿已经辞了,但是还在履行万科的职务,优客工场还没有。
艾诚:我听说当时有优客工场想法的时候是在徐老师家,在餐巾纸上写了五六行BP(企划书)。
毛大庆:最早的时候是2014年的夏天,徐老师追着我满地跑。大家在讨论房地产范围内要有一些新东西,更有意思的事,例如资产管理,内容生产,包括人的运营,但是那时候没有清晰的想到做联合办公以及衍生出来的社群平台。我想所有的大都是在无意中形成的。
艾诚:伟大是熬出来的,大是逼出来的。
毛大庆:熬可能是一方面,其次可能是顺势而为。
艾诚:当时刚刚离职的时候,传言你在万科年薪千万?
毛大庆:那会儿差不多。
艾诚:很多地产商都拉拢你,因为这样好卖楼盘。
毛大庆:对,那个时间确实还是挺容易的。
艾诚:谁知道你不做跟跑者,只做领跑者,自己要自立门户了。
毛大庆:不敢说领跑者,想试点新的没干过的事,但是我也讲过,干什么事就是一个表现,实际上想自己去做,这个是更重要的。
艾诚:咱们这个系列叫《艾问·企投家》,是讲一个人怎么做企业的同时又做投资。我跟吴晓波老师合伙搞了一个《艾问·企投家》这个事,是一个新物种,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不需要人人都成为企投家,当对的资本和对的企业相遇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好事。
毛大庆:他也会变成一个投资者。
艾诚:对的企业和对的资本,例如优客工场遇到明星投资方青睐一样,做好需要双方参与一起往前走。企业家向投资人学习怎么操盘,怎么立足行业;投资人向企业家学习怎么日拱一卒,企业的责任。这种生态,其实是一个新的物种。验证它是否能被这个时代所需要,我们就找到您。我觉得优客工场不仅在创业之初,而且现在也采用了一系列并购的方法,成为了独角兽企业,这方面是有很多的思考和经验可以分享。
毛大庆:真有很多思考。还有谁?
艾诚:何伯权,十年做乐百氏,卖给了法国达能,再十年做了久久鸭,投资了7天酒店。还有卫哲,担任阿里巴巴CEO,之后又成立了嘉御基金,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企投家。
毛大庆:对,思考以后做些不一样的事。
艾诚:你带我介绍一下这个优客工场。
毛大庆:咱们往下走。
艾诚:我能问几个犀利点的问题吗?一个创业者真的需要这样的空间吗?
毛大庆:我觉得大家现在把创业者想的还是以前很苦的那种创业者,今天创业还是蛮艰苦,但这一代的创业者,我想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可能更多在生活方式里来创业了,所以今天很多人并不是为了生活改善,或者是创业去挣钱,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很多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另一个,今天的创业,最大的不一样是,大家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共享,产生了太多的跨界、分享知识和汲取不同人群的能力,所以今天的创业已经变成了一种活化的东西。
艾诚:而且在你这儿创业除了提供基础设施,还有提供精神(的支持)。
毛大庆:对。
艾诚:鲁迅的话为什么挂在这儿?
毛大庆:这句话我觉得特别符合共享办公的人群,他说“你们当寻朋友,联合起来,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这句话多么符合创业,所有的创业者其实都在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大家都不清楚,不断摸索。“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这就讲的是创业人的厉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艾诚:无中生有。
毛大庆: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创业的人就是干这样的事情,否则你就不是创业了,不用你去创,它是已经有的东西。
艾诚:第一个比较尖锐的是问大家到底需不需要,至少你觉得是需要。第二个问题是优客工场值150亿这么多钱吗?怎么算的?公布一下公式?
毛大庆:对于共享办公的价值,我想估值不太重要,关键是来源于这个业态潜在的价值是什么。第一点,从资产管理角度来讲,它是为楼宇提供更多赋能的公司,包括大的国际都市、大的商业楼宇,都会配共享办公,它会是一个大量潜在的办公市场的解决方案。第二点,我想它是一个资源的聚集者。第三点,其实它是在物理空间上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用这个东西来赋予更多的潜在价值变现,这就是社群。我们讲的S2B再2C的一套商业逻辑。
艾诚:我想说的是也许优客工场是一个好公司,但150亿绝对不是一个好价格,太贵了,怎么算的?我还是不明白。
毛大庆:从人和资源的整个聚集的价值来看,我们现在服务了15000家企业,16万会员,40多家独角兽,39个上市公司。现在我们,通过线上和流量平台,把大量企业的资源嫁接在一起,其实是Match-Making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商业体。
艾诚:一个酒店,它的价值不能说里面住过总统,住过总理,所以它就贵了,优客工场也不能是因为里面有独角兽在里面办公,优客工场就贵了。优客工场的生意本质是什么?
毛大庆:跟酒店最大的不一样,它是一个企业跟企业价值互换的平台。如果是我在这里办公,我跟别人没关系,那就是个写字楼生意。如果我在这边办公,别人跟我都有关系,那就说明企业价值大、企业好,帮助别人和成为别人资源的能力就强。这就变成了一个大家互相寻找价值的平台。简单理解,就是大量的价值都汇聚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发现价值最好的平台。
艾诚:你说的这段话,我觉得都很好,但是还是没有劝服我,优客工场值150亿。
毛大庆:150亿从互联网估值的角度去看,它有几个估值法,一个是收入估值法,一个是未来潜在增长价值的估值法。我们从现在的收入,今年基本上快突破一个多亿美金。按照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企业的PS估值法,15倍左右的倍数,其实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就是我们有将近200多份15-20年使用期限的资产。这笔资产如果放在城市空间的价值去判断,我们有可以使用15年到20年的将近73万平方米的空间,而且都分布在城市要塞,像酒仙桥、望京、阳光一百、光华路这些地方。这些200多个场地将近小100万平方米,这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地产空间,一个很实的东西吧。
艾诚:所以我们俩现在置身于一个150亿价值的公司里头。
毛大庆:人民币。
艾诚:看来还有野心要翻成美金。这套运营,管理这么多人,你是有一个CEO?
毛大庆:我们有CEO,还有COO,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连锁店,加上Hospitality的连锁运营,这个跟酒店,和其它连锁经营的东西有很大的类似,比方SOP的建立、管理流程标准,这些很像酒店,因为它是Hospitality,其实和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艾诚:你的角色是什么呢?
毛大庆:我更多可能的是定战略。
艾诚: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坚持,这个世界可能就…
毛大庆:就好了,我这一年在日本感受特别明显。
艾诚:你去看日本的共享空间?
毛大庆:我去看他们的共享办公、共享空间。好多大而新型的商业地产、商业建筑、商业楼宇,里面都有供大家分享,其实已经不只是办公了,包括一些艺术展示,新型产品。大家共同交流,包括活动、办公,这些都变成了社交、社群的场地。
艾诚:您有遇到日本的毛大庆吗?
毛大庆:日本有好多做共享办公的,但是像我们这种规模的目前还没有。我觉得还是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一以贯之的社会风气、文化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做到位,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艾诚:对,善始善终,注意细节。
毛大庆:善始善终,对。
艾诚:听上去您的日程不仅在中国跑,200多个中国的共享空间不够您跑了,还要往海外跑。
毛大庆:对。
艾诚:站在月球看地球,优客工场是要做全球化的公司么?
毛大庆:是,全球化,我想现在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尤其做服务业的。其实服务业本身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支持的服务业,肯定最后都会变成全球化的服务网络。像酒店业、服务业这一类的东西,我想是必然要走向国际化的,这是肯定的,我们的用户里也有很多国际友人,遍布世界。
艾诚:现在做优客工场的创始人和你当时做万科的高管,任北京总经理相比,哪个工作节奏更辛苦?
毛大庆:不能说做共享办公和做房地产,哪个更辛苦。要说从创业和职业经理人比,或者跟高管比,哪个更辛苦。
艾诚:答案是?
毛大庆:我觉得当然是创业,肯定是创业。因为无论你做再好的职业经理人,做再大的高管,背公司再大的责任,我想都不如你去承担一个你自己创立的公司。你要负责它的生死存亡、文化建设,还有企业战略等等,它是一个全套的活。你在企业里做高管,或者当一个职业经理人,也很重要,要当的非常好也不容易。但是起码很多内容是不用你去操心的,比方说公司的存活问题,很少就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去研究这个问题。
艾诚:我记得当时万科的总裁郁亮,听说吃了二十多顿饭,把你同凯德置业挖到了万科,2009年加入,5年时间,2014年离职吧?
毛大庆:2015年。
艾诚:前后5年时间。
毛大庆:5年半。
艾诚:你把万科北京的销售额从40多亿拉到了?
毛大庆:240亿。这些都过去了,没什么太必要去讲。
艾诚:但是从创立优客工场第一天估值肯定是零的,到今天,我知晓的估值是110亿,几个月过去了有没有更新。
毛大庆:我们变化很快,估值,我在想也不要过度夸张。尤其在今天,我们说很多行业都是被资本催生的时代,有时候估值谈多了,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挺可怕的。
艾诚:万科,我们用销售额定义你的工作战绩,但是优客工场,我只能暂时用估值来了解你的战绩。
毛大庆:估值反映了一些问题,第一个反映了资本首先对这个行业的认可,第二个,可能对这个行业里面对这家企业的一定认同。第三个,也代表着相对估值,可能代表了你在这个行业里一定的位置,我想这些还是有价值的。
艾诚:所以当我们聊天的当下,优客工场的估值是多少呢?
毛大庆:现在在150多亿人民币,因为我们刚完成了对另外一家比较重要的头部企业,上海方糖小镇的合并工作。实际上大家是一个联合舰队,优客工场发展到今天,其实并不是我们一家人的努力,可能是这个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一个平台的名字,但是平台上面有联合起来的7家公司大家共同的努力。也正是这7家,包括可能有将近20家在中国致力于做共享办公,或者共享办公的社群建设。过去4年多,我想国家推进“双创”,以及世界走向共享的过程里面,大家不懈地努力,这是大家共同的成果,只能说我们做的稍微多一点,另外我们团结的力量也多了一些,所以可能是这样的结果。
艾诚:别人都关心你飞的高不高,我就关心你飞的好不好,累不累?把万科从40多亿销售额做到200多亿难一点,还是把这个创新工场的估值从零做到150多亿人民币,更难?
毛大庆:我从1991年走进工作岗位,客观地跟艾老师讲,我回顾了一下,我好像没有过一天不累的日子,可能是我的命比较奔波,就是劳碌命,还是我喜欢这样去折腾,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人吧,我经常说人都是命运使然。
艾诚: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使然你决定一年都不休息呢?
毛大庆:问的好,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归根结底讲,创业以后,创业对我是一个问心的事情。
艾诚:对,问天问地问自己。
毛大庆:对,问天问地问自己,《艾问》。但是原来还真不太问,创业以后我问了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艾诚:扪心自问了。
毛大庆:扪心自问,因为没人可问,只能你问我,咱俩互相问。
艾诚:你说说你的心里话。
毛大庆:我还真是问了问自己,为什么会去选这样的人生状态,为什么二十三、四年来,没有闲过?我可能也不太愿意自己闲,是什么驱使我这样呢?首先还是我自己内心的动作,因为我自认为是一个相当明确的过程主义者。我在企业里,以前很多员工问我,有什么样的人生梦想,有什么打算,5年以后怎么想,10年以后怎么想。每次他们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很语塞,因为我觉得我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我从小就不是一个特别有梦想的人,我这个人也没有偶像,如果他们非要让我崇拜,我只能说崇拜我父亲,但也追不上他,所以延伸成膜拜他。
艾诚:你崇拜你父亲的什么呢?他的什么品质呢?
毛大庆:首先他是一个大科学家,这个我实在是没办法。第二个,他一辈子做的事情和他成就的事情都紧紧跟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有特别强烈的关联,这让我无比的羡慕。一个人的人生把时间花在了这些事上,我觉得这一辈子想起来都那么骄傲,我自己学不了,也做不到。第三个,我觉得他的学问确实了不得,开创了那么多国家先河,包括核武器、激光技术、能源战略、气侯变化,基本上是一个在物理界跨界的科学家。
艾诚:所以我帮你总结一下你父亲的优秀品质是卓越、使命和有学问。
毛大庆:可以这么说吧。
艾诚:但我眼中的庆庆哥——毛大庆先生也挺卓越,也挺有使命,也挺有学问的,还是毛博士。
毛大庆:我的学问不能比,他们那都是大学问家,我就不去妄谈学问。我从来不敢谈学问,因为我觉得没几个人配说有学问。
艾诚:你有什么呢?
毛大庆:我觉得是使命。这方面我还是有继承的。我离开万科的时候,郁总说了一句话我还是蛮感动的,他说他理解我,那时候他也不太清楚我要做什么,但是他理解我想做的事情,应该是一个很有家国情怀的事情。今天回想起来,我觉得还算对他这句话有所回应。
艾诚:所以毛大庆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毛大庆:对,这就是他的话。
艾诚:你也认同这样的评价?
毛大庆:当时他讲这句话,是跟一百多位记者讲的。他说我是一个很有家国情怀的人,实在是让我听了以后特别的汗颜,因为这个话太大了。你说一个人有家国情怀,那得多伟大的一个人。但是今天三年多回想起来干的这个事,我觉得应该是出于家国情怀这些潜在的动机,干了今天这样的事情。
艾诚:如果向你崇拜的父亲去介绍你所做的事情,你会怎么说?
毛大庆:我觉得我们身在创新时代——创业者纷纷涌现的社会时代,不论是技术、知识大颠覆、大迭代的背景下,我们都能够做一个辅助于、帮助于、服务于这些创新者的服务员、陪跑者或者助跑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创业者。这还是一个让人挺骄傲的事情。在这个时代下,我哪怕为这些对国家、未来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做了一点点提升效率的工作,都很快乐。或者在我国的体系内,我帮助国家搭建为创新者服务的生态,就算一个小部分。这个在未来回忆里,当国家、这个社会再回顾,2015年为始的一个大型创业过程中,我们也是2015年的那一批创业者,就像如今84届92派00派这些人一样。中国这个国家生生不息,这个民族让世人惊叹,并不是我们今天做的有多好,更多的是在这样大的历史时刻,永远有一批人,在这个大潮里不懈地在奋斗。像我父亲他们那些建国时候上大学,在国家最需要时候海归回来,在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投入的做科研、做国防、做科技,最后让中国人有一根脊梁,让其他列强害怕,这些都是一茬又一茬的创业者——那个时候的创业者。
艾诚:可是我觉得你作为万科的高管和今天作为优客工场的创始人,在我心中都是一样的毛大庆。
毛大庆:这就对了,如果不一样那就错了。
艾诚:中国人民如此之勤劳,时代也造就了很多的机会。我觉得没有哪个角色是有高下之分的,像职业经理人有阿里的张勇,包括王石做的都非常棒。2014、2015年你选择做一个创业者的时候,你是觉得他更好吗?更酷吗?是创始人这个头衔比总经理这个头衔更能给你带来刺激吗?
毛大庆:我是一个过程主义者,我要用时间去投资我的人生。因为无论是我在职业经理人时代还是今天创业的时候,我都有一个深深的观念。昨天你们都知道,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很好的朋友,李咏去世了,这事让我很伤感。我通过所有这些事,加深我的人生观念,我们只有一样东西其实是可以拿来去投资的,而只有这样的东西投完了就不再有了,就是时间,就是人生的时间。
艾诚:没错,哪里安放你的时间,哪里就是你的生命。
毛大庆:哪里就是你的价值,你生命的价值,因为今天的节目叫《艾问·企投家》,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去想我们聊什么,具体到你问我们投资了什么公司,投资了什么企业,我并没有太去想这个事,我突然间就想到企投家,投的是什么东西,我们拿什么在投?投的对象是啥?我其实更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在给自己投资,每一天都在投资我们自己,我们拿什么在投呢?实际上是拿时间在给我们自己投资,而且你投完了就不再有,今天我们俩人聊这一下午,可能我们俩人生里都消失了一下午的时光,所以我也挺感动,你把这下午留给了我,我也很认真的把这下午献给你,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做投资。而且我们不知道我们能投多久,我们也不知道投完的结果是什么,所以无问结果,也无问西东,可能更重要的是去问自己投的这些东西,你自己觉得值不值。
艾诚:对,现在大家介绍你的时候都会说是一个超级独角兽,优客工场的创始人。
毛大庆:艾诚,我想跟你讲,其实这些东西于我来说,它是一个过去时,就像今天你跟我说当年你什么40亿变240亿,我听听,笑笑就过去了,而且你问我当年有什么事情可能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我几乎回答不上你。因为于我来说,我都不花脑子的内存去记那些事,那些事对我来说都过去了,现在我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下段时间投资干什么,今天你告诉我什么独角兽,什么联合办公的领军人物,于我来说又过去了,这个事情已经完成了。我下一个问题是说我怎么把优客工场带到一个让我觉得更加满意、更加卓越的公司,这个是最重要的。
艾诚:我做了一组数据的分析,看160个独角兽的企业创始人中,如果你自己说很荣幸我们成了2014、2015年这一批创业的一代,但是你要知道90%都是70后、80后、90后,你创业那一年46岁,60后。
毛大庆:其实我是70后的,按农历算70年的,我其实就是跨60、70年的。
艾诚:约等于70后。
毛大庆:但是跟今天的80后,乃至于90后。
艾诚:我觉得除了经验上的不同,可能还有一种是对生命理解的不同。
毛大庆:太对了,今天你跟我说知识,我不认为我的知识会比他们多多少,或者说我的知识可能多,但是不见得对今天能有那么多的用处,对今天的时代,对今天的科技、互联网,可能不一定有那么大用处。第二个,你说今天我们对一些新生事物的思考和理解,我自认为我应该更加去佩服那些年轻人,他们是互联网数据时代的原住民。我一直认为我们是移民,比不上他们。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在创业观,在人生观的问题上,这一点,我们可能比他们想问题想的更丰富一些,会更深一些,就是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我想这个问题跟创业其实有蛮大的物理关联的。
艾诚:刚才你提到我们共同的好朋友李咏老师,主持人去世的消息的时候,我看了一下你的朋友圈,我还挺感动的,你写的这段话其实跟创业、投资、经营都没关系,但您感慨说生命的美只在当下,不必期待来日方长,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达。
毛大庆:是的。
艾诚:今年您约等于50岁了,所以当看到死亡,尤其是朋友死亡的消息时候。
毛大庆:人的内心是会有触动的,尤其我们同样年龄的人。而且我跟李咏还是有些交流的,性格我们俩还挺像的,心里会有所触动,面对李咏,我想跟他说,我会更加珍惜从昨天到后面的每一天。因为从今天开始,我过的每一天,其实都比他多体验了人生,其实我多么希望他也能一起去体验,但是他逝去了。所以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是这样在走向死亡,只不过过程中,路谁走的长一点,所以只有一个道理,就是用你往下能够用来投资的这些时间,去投资给一个更加满意的自己,我觉得这是唯一的道理。
艾诚:是,我觉得今天跟你坐在优客工场的一间屋子里,我们来到北京优客工场的一间屋子里,外面还很嘈杂,很多人在开会,你看着欣欣向荣,可能今天一个公司创了,注册了,明天一个公司又死了,你作为一个50岁左右的人,看着这生生不息是什么感觉?
毛大庆:对,我觉得做了这个工作,特别的高兴,因为你与生长为伴,与生命为伴。
艾诚:但也与死亡为伴。
毛大庆:死亡也是生命,我想生生死死,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死水一潭,或者只有生,没有死,没有新陈代谢,我想它不是一个生命体,社会是一个生命体,国家是生命体,当然我看见更多的是成长和不停的在与各种各样困难较量的一批人,这个与原来在房地产领域当职业经理人是完全不同的,原来可能更多的是生意、房子、土地,这些非常物化的,非常冷冰冰的东西。今天我看见的更多是企业的变化,个人的成长,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社群、社交,以及他们之间的往来。也有很多让你感动的瞬间,很多人生真实的表象。现在平台上15000多家公司,横跨了47个领域,确实里面有很多能人,有很多牛人,也有很多让我无比钦佩的年轻人,我想这些人整个构成的群体归总为大的生态系统,就是国家的生态系统,社会的生态系统。我把优客工场当成一个生命,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在扮演着不同的创新的角色。所以能与这样的一个活物并肩奋斗,我想这确实让我生命为之一振。原来的过程可能更多想的是钱、生意,今天除了让公司经营要好,我在想更多的是怎么样让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社群更加活化,让他们在优客工场的平台上形成一个强大的企业集群,这是我特别有梦想的一件事情。让它变成一个大的企业交易、交流,包括各种各样的资源流动的(我们讲)一个能量的交换场,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艾诚: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毛大庆:我蛮喜欢,我其实挺适合做跟人打交道的事,我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或者观察人,这是我有兴趣的一件事情。我喜欢我自己来源于我在考验我自己,是不是能够去做一些原来我毫无思想准备的事情,比方今天干的这件事情,比方今天去做生意,作为作为一个创始人,自己要带着七八百员工,让他们能够成长,公司能够活下去,还要活的更好。同时也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原来就想自己做做高兴,现在居然做到了这个领域算是个领军企业之一吧,这些责任原来没想去承担的。
艾诚:800多个员工,后面还有这么庞大的资本的介入,股东要负责,这么多创业的客户要负责。
毛大庆:股东要负责,客户要负责,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房地产,这么多房子,这么多资产要负责。
艾诚:想过整这么大吗?
毛大庆:我并没有在开始的时候想过,甚至于我并不想,我也不太想这样,但是这就是人生,人生好玩就在这儿,因为你不能计划,你也无从计划,所以我前两天在朋友圈还写过一段话,我说我已经不把我的眼睛看向远方,我说我只把我的眼睛放在前方三米远的地方,其实我更愿意去想一些我们能做得到的,眼前看得见的,或者能够实现的一些小目标,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走,我想可能只能想这么多,如果去想的太多,因为我会害怕。
艾诚:你还害怕呢?
毛大庆:我会害怕,我也会觉得抓不住,同时我也会觉得我会漂移,所以我不如干脆定的小一点,眼睛看的近一点。
艾诚:现在的你还能做自己吗?你被那么多有资本助力或者裹胁,有客户要求,有这个时代关于地产很多政策变化,你还能做自己吗?
毛大庆:我挺难不做自己的,我这个人挺难不做自己的,我这个人其实特别自我,不等于自私,但是我特别自我,水瓶座的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内化的人,我们很难被别人改变,你也是。
艾诚:我也是水瓶座。
毛大庆:我们还是蛮容易去适应不同的人或者事情,但是我们内心其实挺难(改变)。
艾诚:还在坚守自己。
毛大庆:还在坚守自己,所以这也是水瓶座的人活的很苦的地方,我们可以看透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穿透很多现象看到本质,但是我们还是要去适应各种事情。
艾诚:一幕幕戏在演,我们还有一个角。
毛大庆:对,我们又不愿意做戏精,所以还是要回到真实的自己,所以我很难不做我自己,我今天其实无论做成什么样,我还是在不断地问我自己的内心,我要变成个什么人,我是不是我现在喜欢的我自己?应该说这三年多,我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在practice我自己,倒比职业经理人的时候可能更纯粹,更在按照我自己的思想在做一些事情。但是有时候会很痛苦,在于很多事情不能完全想你所想那样去做。
艾诚:为什么?
毛大庆:不是每一个人,团队的人,合伙人,包括团队的一些人,也不见得都很认同你的方向和这些东西,这个是给创始人很大的一个课题,就是你怎么带大家一起去做,你怎么把你的想法装到别人的脑子里,让大家都心甘情愿去干,而且你也可能会认为多数人都不支持你,你还想干,这些情况下怎么办?我所有这些东西有的时候可能关于痛苦,或者这些问题,我也会痛苦,我也睡不着觉,我也焦虑,但是我会很快把它过去,我认为挺好,我认为这又是过程里的一道课题,你解了就很高兴,明天又会有别的不高兴,所以一道一道的题目去解,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你是不是过程主义者?如果你是过程主义者,这些问题都不会太在意,反正是个过程。
艾诚:今天我跟您对话的身份是我们要探讨一个话题叫企投家,又做企业又做投资,传统的我们会认为一心怎么可以二用呢?所以我的观点是这个世界不需要人人都成为企投家,但是当对的资本遇到对的企业的时候是可以比翼双飞的,当投资人如何知道和企业家学习,企业家如何和投资家学习的时候,也许眼界更宽,格局更大,不仅仅想着整个企业的经营,你可以想着我怎么整合产业,我怎么做操盘式的收购。所以为什么会找到你,是因为我发现优客工场在最近这段时间的成长不是靠自生长了,连续进行了七次并购,收购了很多其它的,可能中小型的众创空间。
毛大庆:空间类的运营者。
艾诚:这件事情是你深思熟虑决定的,还是偶然认为优客工场是一个投出来的独角兽?
毛大庆:我从来做事情没有深思熟虑过,我没有过,包括那时候在万科,印象特别深,我从第二年开始就大范围的跟地产商合作,我曾经在北京万科创造了万科历史上合作方最多的时代,合作项目就好几十个项目,基本上北京领头的有点代表性的房地产商,我们都成为合作伙伴。我首先说我是一个凭直觉做事的人,我觉得可能一个时间点到了,我觉得可能会去做一些动作。优客工场三年半,我们开始的时候是非常清晰的,我们自己要做一些对这个行业的探索和摸索,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这是一个连锁业务,只有连锁的网络越密集,平台内容聚集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来,就会聚集更多的资源,它其实是个互相良性互动的过程。因为原来我曾经在我的工作经历里,我做过一段连锁店的业务,所以我对连锁还是有些感觉的,就是你网络做的越好,客户就会越多。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当我们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开始一路都跑的很快,我们自己跑到一定程度以后,我觉得我们慢慢的有能力,因为我们在多地经营,所以我们在10个、20个,后来逐渐到30个城市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我们当初决定把它变成全国性连锁,这个战略意义的重要,看了大量的同行很多就在一两个城市,一两个城市,单城市,两三个城市很难做成一个连锁业务。所以这个背景下,逐渐在资本的助力下,慢慢地进行平台上企业的整合,我想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艾诚:我看这七次的收购并购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完成的,其中包含洪泰的创新空间、无界空间、Wedo、Workingdom、爱特众创、深圳松合(音),还有方糖小镇,其实这些应该是竞争对手,但是你却把它变成了被收购的对象。
毛大庆:对,其实我们不谈收购,我们谈合并。
艾诚:但是优客工场绝对是大股东。
毛大庆:对,当然是,其实等于是把大家这几年以来共同的探索,或者他们各自的特点,凝聚在一个平台上,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搞合作的,这也是我个人的特点。
艾诚:性格。
毛大庆:我的性格使然,因为我从小的时候,可能看了很多《孙子兵法》或者《三国演义》,其实我一直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在今天这个时代是靠哪一个英雄能够自我完成的,它一定是大量的合作,把各自的智慧,把大家共同的探索凝聚在一个上面,它会加速、加倍你的发展的状态,它不是一个加法,我觉得更多的是复杂的算法,它可能是资源的快速累计,这一家跟这一家相乘,再乘另外一家,它肯定不是三倍的作用,它有更多的价值在里面。
艾诚:你是怎么选择这些投资标的的?
毛大庆:我们选择是非常清晰的,我们当时想的很明白,我们北京并购一家,深圳并购一家,上海并购一家,厦门其实是有一点点偶然,爱特在厦门做的很好,蔡文胜他们几个人当初做的,他们刚创业的时候,我们大家就很熟,就在一起探讨,所以应该算是志同道合者吧。现在我们就非常明确的形成了北京优客乘无界,上海优客乘方糖,还有Workingdom,深圳优客乘Wedo,厦门优客乘爱特,实际上这个相乘,和当地做的最好的某一家相乘,应该说我们有一定的规划,但是时机是什么时候呢?实际上当初是没办法估计的,只能说那个时间点基本上到了,我们就去做。
艾诚:并购的过程阻力大吗?
毛大庆:我觉得总的还好,因为大家其实都是在偏早期的创业,其实从收购项目,这一点可能也是我的一个工作经历所导致的,因为在凯德置地时代,经我手并购的房地产项目,或者叫房地产公司,大概得有十几个,我们到北京,我第一次回到北京,阔别了十多年回来北京,第一个项目就是并购,并购了当时招商局集团在大北窑的两个资产,从那以后的9年,大概一共并购了将近十来个项目。
艾诚:所以并购是你发展的套路?
毛大庆:并购好像是我这么多年工作一贯的习惯,包括后来到了万科,像万科大都会、皇城77号,这些项目全部都是并购来的,好像我过去的这18年里,就一直不停的在做并购。
艾诚:我发现你是搞合作的小能手。
毛大庆:我一直认为合纵连横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手法,让同道者变得多多的。
艾诚:但为什么是你,又为什么是你能把并购变成套路呢?其实并购在产业的发展中,它是一条常规的战略,大家都说我用资本,我做大做强,我可以投出来,我可以收购出来。但为什么在这个圈子里面,至少共享空间里面,毛大庆成了第一人?
毛大庆:我觉得有几个特点,一个就是我们跑的快,这东西一般都是谁跑的快去合并那些跑的慢的,这个很正常。第二个,刚才我谈到,因为我是一个这么多年一直搞并购的人,这个跟我的工作经历确实有关系。所以刚才你提到的问题是创始人,你是不是有某些经验或者某些经历,包括你自己的一些特点、特长,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收购项目是个家常便饭,以前在我的工作岗位上,一年总得买那么几个东西,好像没有没买过。
艾诚:买卖公司,然后排列组合。
毛大庆:好像没有没买过的事。
艾诚:都是能谈的。
毛大庆:都能谈,我在凯德并购,万科并购。所以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这个并购跟万科、凯德的并购是不同的。
艾诚:现在的优客工场的并购跟之前你在凯德和万科做的地产类的并购有什么不同呢?
毛大庆:首先这个并的是公司,之前当然并的也有公司,但是更多的是带着项目类的公司。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时候的并购,大家都在早期探索,所以跟那些很成熟的,已经很稳定的并购还是不太一样。
艾诚:对,我觉得房地产,之前你从事的房地产并购,这个标的是物化的,它有资产,您能评估,它未来的增值空间有多大,你怎么把它运营再增值,但现在你并购的如果是一个众创空间,问题我觉得还是挺多隐患的,因为众创空间有泡沫,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业界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喝杯咖啡,这个空间就突然翻倍了价值呢?但是你去大刀阔斧的一年并购7个项目,你不怕你是那个泡沫的接盘手啊?
毛大庆:其实通过这些整合之后,就是把大家的泡沫都缩水了,因为它都回归到一个估值的比较法里,它最后都回归到一个估值准绳上,其实我们压缩了大量的现存项目的所谓估值泡沫,在合并的过程中,大家通过累计叠加之后,其实这里面数学的算法,其实它的倍数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艾诚:所以你是压缩了被并购项目的估值之后收来的?
毛大庆:这个也是因为你在跑得快的过程之中,你才有可能去做到这样的工作,其实大家叠加在一起之后,你发现综合估值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你的收入会快速增长,尤其是有一点,空间本身并不是一个上来就偶得的,因为每个空间都有大量的重新的设计。
艾诚:我能再追问一下吗?当地产并购一个资产的话,毕竟我能看到物化的,现在并购的时候,据我所知,大部分的众创空间是亏损的,你并上来之后,你的报表显示你的利润亏的更多。
毛大庆:我们现在并的这些项目,实际上从单店盈利上,90%都是不错的。
艾诚:不错还是亏损?
毛大庆:都是盈利的,单店上90%都是盈利的,现在我们说这些品牌,其实众创空间,我一直反对这个词,因为联合办公并不是众创空间,众创空间里有好多孵化器,这玩意儿不在我们的统计范围之内。
艾诚:你对联合办公的定义是什么?
毛大庆:联合办公并不是孵化器,它是商业经营的载体,它并不是以投资股权收益为目的的。
艾诚:它是以整包的加分包。
毛大庆:它是以空间加服务的收入为目的。
艾诚:代服务的“二房东”。
毛大庆:可以这么理解,代服务的资产管理者或者楼宇管理者,我觉得这个很正常,CBRE、仲量联行就是这样的公司。原来他们也没自己的楼,香格里拉也是这样的公司,其实都是,二房东的公司很多很多,我们可以举出无穷无尽的例子。但是这个里面联合办公,刚才我谈到它有大量的2B和2C的延展业务,这个是它将来的增值点所在。其实你拿它有一个计算公式很容易算出来,你如果拿共享办公和经济型快捷酒店,你去比,哪一个商业模型更赚钱?
艾诚:你算过吗?
毛大庆:当然算过,这很容易算的。
艾诚:结果是?
毛大庆:你想想看,那肯定是联合办公,因为你想想看特别简单,一个桌子,我们拿一张床跟一个桌子去对比,我们拿一个特别简单的经济单位去对比,一张床在一间屋子里头,我们这间屋子,最小的经济型酒店,你总得有个10平方米吧?不然这床,卫生间都进不去的,十一二平方米再算上走廊、走道,其实一张床占的面积可能得十二三,都已经很小,那房间是进屋就上床的那种,也得十二三(平米),一张桌子在联合办公里面大概是5.5平方米,一张桌子一个月平均是2000到2500块钱,这是平均价格。2000到2500块钱,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说把它放在五点多平方米,再放到每一天上,它占的面积和它的收入,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了会议室、共享的各种,有咖啡、健身,以及现在还有线下零售的收入。其实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它的收入结构和它的一个单平米的回报,它的坪效,在商业地产里叫坪效,你拿经济型快捷酒店去跟这个比的话,当然前提是你出租率要高,如果出租率低,这事就(不成立),当然,经济型酒店出租率低也是没用的。所以这两点是一样的,同时还有一点,就是管理共享办公的人力成本是远远低过做酒店的,像这样的一个六千多平方米的联合办公只要三个员工就够了,其实还是靠后台大量IT的支持。
艾诚:如果你的计算模型是正确的话,我想反问,岂不是所有世界的酒店集团都应该进入(联合办公)?
毛大庆:不是啊,我只说经济型酒店,我没有说是高级酒店。
艾诚:那我把这个话题再问一下,那岂不是所有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都应该进军(联合办公)?
毛大庆:问的很好,所以现在很多经济型酒店的运营者都开始进军联合办公,确实是这样的,比如说欧洲出现的City Life,里面就带着联合办公和住,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住、办、玩一体化的综合性的建筑,包括最近我们在日本看到的酒店,它就是典型的把生活场景、工作场景、居住场景全部放在一起,甚至于现在酒店里面带公寓,公寓下面还带办公,这样的模型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研究我在一个建筑物的坪效使用上,怎么样它会更多的提升。那么另外一条,因为有办公,因为有居住,之后其实更多的社交这里面产生,社交又带来了新的人流的增长,所以最近你看在上海也出现了一些,不知道是联合办公还是酒店类的,这样的房子,这次在北京的HOUSE VISION展上,青山周平还做了一款产品叫盒子公寓,这个东西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实施,在厦门还是福州。
艾诚:根据你的雷达,这些进军空间的经济型酒店的运营者是你的竞争对手,还是你下一个并购的标的?
毛大庆:其实我们可能会变成一种合作方。
艾诚:万物皆可合作,是吧?
毛大庆:对,我们跟如家正在合作,如家就把它大量的会议室,还有它的一楼的早餐,包括一些原来不收费的公共面积,让我们转化成为可以租赁使用的你身边的办公室,你身边的会议室,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做APP的改造,未来可以在雷达上找到。
艾诚:我感觉您真厉害,上来就先合作,合作合作,就把人同化了,然后就把人并购了。
毛大庆:没有,因为他们需要这个东西,非常简单,就像今天大量的购物中心都需要联合办公,原来一个购物中心可能要一个主力店,可能是个服装,可能是个餐饮。现在,我这次在东京感觉到所有的购物中心都要配一家联合办公,所以这都是现在的变化。
艾诚:我钦佩您在行业里面的敏感和专业,但我更想问出来的就是你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毛大庆:刚才我们讲过,其实没有野心,但是我看见了这个东西的趋势,其实我们现在想野心也没有用的,你不如把这一门东西做好,这门手艺你做好,因为我看见了这门手艺会变成很多人追逐的对象,比方现在写字楼需要这个东西,我前两天在香港跟仲量联行的亚洲区的总裁交流,他就跟我讲,他说其实未来的共享办公肯定不是在写字楼里面弄两层,很有可能它会蔓延到写字楼的各个层,它会跟写字楼里面的主力租户,比方写字楼里面有一个主力租户是中国银行或者是腾讯,但是它可能会拿一些层,同时这个写字楼另外很多层都变成共享的,这个共享办公可能会变成写字楼里的一个商务中心、会议中心、活动中心、餐饮配置中心,然后加上办公中心。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比如说将来楼上的那些办公室,整租的办公室,他们可能会大量缩减自己的会议室。
艾诚:你看到这样的趋势之后,我想知道你的野心到底哪里?是不是任何跟共享办公有关的事情都会有毛大庆和他的优客工场?
毛大庆:做不完的,因为没有一个运营商能够把某一门类全部干完,这点我是非常清楚,因为我是从酒店出来的,酒店行业600多年历史了,我们看可查的历史,现在2300多种酒店品牌,星罗棋布,我们拿国贸为圆心,画一个一公里的圈,大概有几百家酒店就在那个圈里头,所以你看有四星级的、五星级的、三星级的、二星级、招待所,其实大家都在这个里面存在。
艾诚:那你会选择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毛大庆:如果拿联合办公一定要跟酒店行业去类比,我们其实刚开始创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我就给了一个非常清楚的类比,我说我们要做联合办公里面的Holiday inn,Holiday inn在酒店里面,不知道你马上闪现它是一家什么酒店,这个每个人都有对它的定义,它肯定不是香格里拉,它肯定不是华尔道夫,肯定不是W,也肯定不是丽思卡尔顿。
艾诚:让人信任的经济型快捷酒店。
毛大庆:但是Holiday inn也有Crown,Holiday inn也有Indigo。
艾诚:也有高端。
毛大庆:也有Intercontinental,IHG Group下面有十几个品牌。
艾诚:明白了,您讲的不是Holiday inn这一个酒店类别,你讲的是这个集团,你都要做。
毛大庆:IHG,其实我们很想我们变成一家IHG,在联合办公里面,所以我们才会去并无界、并方糖,实际上我们并购的路程跟Holiday inn的成长是特别特别像的。
艾诚:Holiday inn现在的市值是多少钱?
毛大庆:我最近没研究,其实它是一个非常稳定市值的公司,它并不是一个特别暴涨的这么一家公司,但是它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一家公司,Holiday inn有一个特别典型的客户追逐的目标,它永远都说我要去捕捉最大的客户群,最大的客户群永远不是最高端的一端,也永远不是最低的一端,它应该是中间的那一端,Holiday inn所以给你感觉,你一听这个名字,你肯定不会闪现它是一个奢侈型的、豪华的、高端的,你可能更多的感觉它是一个蛮…比如说Holiday inn Express,Holiday inn Express可能是在经济型酒店里面,你会去想到,我不去点国内的名字,如果同样把一堆经济酒店排一列,其中有一家是Holiday inn Express,可能你会感觉它还会比别人好一些,所以它永远都会做到我是经济,或者我是一个实惠的,我是一个接地气的,但是我又是带有一定追求的。
艾诚:并购,一年内有7次并购了不同的众创空间。
毛大庆:联合办公,不要说众创空间,烦这个词。
艾诚:一年内并购了7次联合办公,据我所知,你的企投的工作不仅仅是空间,还并购了8家相关的企业服务的公司,投资了39家…
毛大庆:生态型的企业服务公司。
艾诚:来,介绍一下,我想知道你的企投特别在哪里?
毛大庆:我们其实也一直在参股投资并购一些企业,当然这个是我们在近一年多开始做的比较多的,像Wework也做了很多这样的(动作),他们不停地在发布他们并购的数据公司、人脸识别、设计、幼儿园,包括冲浪池,他们并购了很多这些公司,实际上这些并购通通都是围绕着让办公更幸福,让办公的人群更快乐,让办公变成生活方式,这样的目的而去的。现在越来越觉得办公或者工作这个事就是一个生活方式,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完全类似的,我们在过去的三年多里面,我们投资了39个不同种类的公司,包括像媒体,包括类似于像体育类的、娱乐公司,像知识产权、生态链的企业,像你们都很熟悉的谢耀辉创始的“活动行”,我们跟腾讯一起投的,还有像马拉松里面很有意思的一家公司叫跑哪儿科技,他们是做体育旅游的,像长江商业评论等等,我们其实投了不少这些公司。
艾诚:你投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毛大庆:我们从后台数据分析,入驻企业要有服务,高频使用,我们就会去投一些跟他们有关的东西,当然这些被投对象大量都是我们经过企业验证过的,很好的服务商,像活动行,这不用说了,这是全国发布活动最好的平台,长江商业评论其实是长江商学院旁支的一个做商业评论的媒体平台。像知巴巴(音)现在是南北各一家,中国南北各一家,做的知识产权生态链最好的服务公司,专门给入驻企业做(服务)。大量的入驻企业都需要商标、域名、专著、专利这些东西申请,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入驻企业用的频次最高的这些服务内容。
艾诚:优客工场在这些投资当中,它的股权收益好吗?
毛大庆:我们所有的那39个公司,大概除了一两家没有进入下一轮以外,基本上其他三十几家公司,都已经在两三轮以后,我们也退出了两三个,确实是因为人家用了大投资,我们挣了些股权的溢价就退出了。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愿意退出的,因为我们其实投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马上把股权变现,我们是希望这些公司变成我们的亲戚,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入驻企业,因为它跟我们有了股权关系以后,它对我们的commitment会更好,会更紧密。
艾诚:当你以优客工场的身份去投资这39家,被很多创业公司B端需要的服务类公司的时候,好投吗?
毛大庆:好投,因为我们有一个特有的商业模式,我们叫做投资+捧红。
艾诚:投资+捧红,这么简单粗暴?
毛大庆:对,简单粗暴,因为我们实际上这些公司,我们投的这些公司,其实我们是要把它推给我们大量入驻企业。
艾诚:也就是给他们带来客户的。
毛大庆:我们本来是带来客户,所以也是他们需要的东西,这一点是跟别的投资人完全不同的,我知道它一定有客户,而且我知道它一定是我入驻企业极其喜欢的服务,所以我就去投它,所以这个投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像知巴巴(音),我们投的时候,它只有30个员工,现在已经有590个员工,在我们里面业务量翻了7倍,就是特别典型的捧红了。
艾诚:我感觉您描述完这个状态之后,您的企投世界里头,很多投资人把钱投给了这些一万多家创业公司,这一万多家创业公司又把钱给了优客工场投的这些服务类公司,钱又走了一遍,结果优客工场赚了。
毛大庆:对,这其中是一块,但是我觉得其实来优客工场的价值更多是为了搭建服务,你看这个物理空间很有意思,它首先是聚人,第二,它会聚人来给他服务,因为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地儿可以去给他服务。第三点,还有一点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之间还可以互相服务。
艾诚:我们聊了这么多感觉都是好事,感觉整个双创的时代就在给优客工场打工了,因为在这儿得交租金。
毛大庆:我们也是给双创在打工。
艾诚:投资人的钱要支付很多企业服务,那么优客工场这么一个现在俨然是庞然大物了,最大的风险在哪儿?
毛大庆:我觉得最大的风险其实还是来源于几个方面,就是我们要迅速地摆脱房子的局限性。
艾诚:怎么可能呢?这是一个空间,这是个联合办公。
毛大庆:对,这就是现在我们在干的事,我们的物理空间提供的工位现在是87000多个,实际上我们线上的注册会员现在是16万9000多人。
艾诚:供不应求。
毛大庆:不是,其实很多并不是在我们这儿物理有工位的人,很多是在我们里头,比如买了我们的移动会员包,在我们的移动会员区,一会儿西安用,一会儿成都用,一会儿青岛用,一会儿南京用,他在全国跑动用的这些用户,还有一些人其实是在我们线上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服务商,他并不是我里面租桌子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状态,比方说我们再过一年变成40万,或者未来再过几年变成100多万人,现在的企业是15000家,我们其实很有信心明年过3万家。如果我们是一个线上的用户量远远多于线下物理用户量的公司。在我们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通过线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线上的联络点,很多人就慢慢不用在这里租桌子了,他拿我们这平台为他们去对接做服务。但是同时我线下又因为线上的活跃而导致给我线下的引流,它就变成漏斗。实际上我们未来的想法是,我们将来所谓的开店就两种模式,一种就是我们现在开连锁店,一个一个这么开,像星巴克似的。第二,我们管整栋写字楼,我们现在其实管了三栋楼了,就是未来楼宇持有人委托一个楼宇的资管者,这个资管者,我们承担什么角色呢?我们承担这个楼未来的定位改造,我们承担未来这个楼的招商,招商完之后,我们承担这个楼里面的运营管理,特别是会员管理等等,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原来不是有CBRE嘛,原来不是有这些所谓的叫四大行,写字楼行业的四大行。没错,其实未来我们就可能会变成一种新的几大行,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所以其实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今天做联合办公,才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为什么要开这些连锁店,为什么要花钱租房子、改造房子、装修房子,然后招商?其实我们要给自己做各种各样的Demo。
艾诚:但是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我个人有一己之见,是一个经济的周期,双创在2014年被提出来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人人皆创业者,人人皆投资人。
毛大庆:这一条我要迅速地纠正你,首先联合办公的对象跟创业者并不是直接关联的。
艾诚:那跟谁有关联?
毛大庆:他是大量的办公人群,就是办公的人以后就会使用联合办公,不是说创业的人用联合办公,你还是把孵化器、众创空间和联合办公再混淆,其实联合办公今天的用户…
艾诚:你服务的不仅仅是初创者,你服务的是只要你需要办公,我就让你联合办公。
毛大庆:对,所以你看为什么在西安、成都已经出现,像北京也是,像在甲级写字楼,国际超甲写字楼出现了很多联合办公,那些用户显然不是创业者,甚至有世界500强,甚至于有KBMG这样的公司,甚至有普华永道这样的公司。
艾诚:联合办公一定是对于未来需要办公的人的最好选择吗?
毛大庆:我想这个形态可能还在变,这一定不是一个固定的形态,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大家对于办公室的需要,已经从我要去租间房子,我再装修,然后我把桌子搬进去,我才能上班,慢慢越来越依赖于有专业的办公室运营商,我干嘛要去装修办公室呢?我为什么要去装修房子?
艾诚:在2018年,咱们这场对话发生在2018年底,整个宏观,我们国内的经济其实都在一个非常严峻的状态里面。
毛大庆:对,恰恰是这个严峻的状态对联合办公是特别好的一个时间。
艾诚:如果我们走进一个位于北京国贸地区的写字楼,以前是供不应求,现在你会发现一层里面好多空了,都在出租呢。
毛大庆:对,他们去哪儿了呢?
艾诚:他们去哪儿了呢?
毛大庆:联合办公去了,我们今年迎来了很多从国贸、嘉里出来的一些大客户,包括中关村,像前一段时间刘文文,黑马会,其实他们也在搬家,他们现在提到干脆你给我们定制办公室,我们也不想弄了,我们不想装修了。
艾诚:联合办公的成本一定比他独门独户去租要便宜。
毛大庆:便宜,其实它有几个便宜,第一个便宜其实不是算人头的便宜,你想你去弄一个办公室,你第一件事要干嘛?你得找中介给你找办公室,第二个,你是不是得装修?你是不是还得找人给你做设计?你设计不付设计费吗?你装修一次怎么也得投,小办公室也投个几十万、一百万吧?另外你还得买家具呢,还有很多写字楼还有一个要求,说你搬走的时候还得给它恢复了,是不是还有笔钱?你还有一堆家具不知道往哪儿放。所有的这些,你说是不是一大笔费用,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第二,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是根本耗不起几个月去装修办公室,去收拾屋子,买家具,他今天恨不得马上分公司,明天就得开张干活,像我们这里面公司大量是互联网,就是他搬进来电脑。
艾诚:所以现在整个在中国2018年底的时候,这种创业很多泡沫的破碎,很多公司的倒闭,对于优客工场的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毛大庆:我们觉得用户越来越多了,这是最近的很大的一个感受。
艾诚:为什么呢?匪夷所思啊。
毛大庆:你知道Wework为什么会起来,就是次贷危机,美国大量公司倒闭,很多大公司解体,像雷曼兄弟、美银,当时他们那种状态下出现了很多小公司,其实经济下行周期的时候,小公司会越来越多,因为它就是划小经济单元,做小经济单位,其实这是特别典型的,除非你跟我说永远没人上班,全世界没生意可做了,都回家睡觉去了,那可能确实没有人做办公室生意了,你就干脆做睡觉生意就行了,这是不可能的。
艾诚:平时你都戴眼镜,是吗?
毛大庆:不戴眼镜,我看东西戴眼镜。
艾诚:这是一个近视眼镜还是一个?
毛大庆:这是一个老花镜。
艾诚:真的啊?
毛大庆:其实我是远视眼,我看远处特清楚。
艾诚:那咱俩得保持点距离,否则近了就雾里看花了。
毛大庆:我看那字儿特别清楚。
艾诚:是吗?为什么呢?是年纪到了还是一直就是老花?
毛大庆:没有,我就是视力特别好,我一直都是2.0,我原来考空军飞行员,好像只有一项是不合格的,其它都没问题。
艾诚:你是一个被地产和创业耽误的飞行员,是吗?
毛大庆:是。
艾诚:今天看你状态挺好的,是刚跑完马拉松吗?
毛大庆:我刚跑完,礼拜天。
艾诚:在哪儿?
毛大庆:在日本横滨。
艾诚:专门是去跑马拉松,顺便看一下人家的联合办公怎么样。
毛大庆:主要去看联合办公,顺便去跑马拉松。
艾诚:你此生跑了多少个马拉松了?
毛大庆:我到现在91个。
艾诚:马拉松全程是多少(公里)?
毛大庆:42.195公里。
艾诚:所以你一个人走过了,用大地丈量了360多公里。
毛大庆:对,3600多公里。
艾诚:所以你一个人用跑步鞋丈量了3600多公里。
毛大庆:对,差不多,好像得丈量了七八十个城市吧。
艾诚:每次跑完之后状态就更好?
毛大庆:对,我需要一个运动,让我排遣或者分散一下注意力,可能也是一些压力的释放吧。
艾诚:我一直不是特别理解,我想今天探个所以,是营销还是真心,说如果没有跑过马拉松,我是不会创业的。
毛大庆:这话好像不是我说的。不是我说的,不知道哪个记者给我写的。这俩事好像没有(太大关系),没有说因为那个才有了这个,但是我是觉得这三年多的马拉松,其实给我在创业过程之中带来了重大的帮助,一个确实让我有很多留白的时间。
艾诚:脑中有了其它的空间去思考。
毛大庆:有很多留白的时间,因为马拉松这几个小时是不想事的,就非常空的,人生需要一些留白的时间,而且你强制自己去干这个事,你也就不得不留白了,要是我坐在办公室里,我坐在哪儿,我留白不了,有手机、有微信,所以可以留白。第二个,我也跟很多人讲过,其实马拉松本身,它的很多经历,就是这个过程跟创业很像,包括一些体会,跟创业的过程很像,包括韧性、耐力,要耐得住烦等等。
艾诚:这让我想起运动品牌耐克的创始人说过一句话,“马拉松跑步这个过程并不是要赢得这场比赛,而是要人去体验自己内心的极限”。
毛大庆:对,是的,每次都有,其实我现在跑了90多个了,我每次还是有内心的极限,而且好像跑的越多,内心极限越强烈,因为最早跑的时候蛮兴奋的,还觉得自己是英雄,感觉跑的时候扬扬得意,所以也不觉得那么多痛苦。现在跑的多了以后,倒反痛苦了,因为也知道你熬够了那个时间,怎么能跑得完。另外一方面,跑到有一些阶段的时候,其实是很烦的,真的很烦。
艾诚:对,40多公里,我觉得20多公里的时候是比较艰难。
毛大庆:我是二十五六之后。
艾诚:我也跑,我也跑过几个马拉松。
毛大庆:到35之前,这段时间真的很烦,这10公里特别烦。
艾诚:烦什么?
毛大庆:因为你觉得还很漫长,但是马拉松这事,你就得一公里一公里跑,你不能跳过去,你不能从20公里蹦到30公里,那是不可以的,所以你就得熬得住,你老想看得见胜利的曙光,但是还是蛮遥远的。
艾诚:对于你跑马拉松,我觉得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我觉得确实挺厉害的,有一批不管是创业圈、投资圈,还是大众,都会觉得挺厉害,跑马拉松,引领着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一种声音就是有这必要吗?好像咱们这个圈子里跑步就你带起来的,天天在忽悠大家跑,你就成了一个奔跑的明星,我觉得有必要吗?
毛大庆:没有,我是觉得跑步是自己的事,有没有必要,是每个人自己判断,我从来不劝谁去跑步,你没发现我从来不劝谁去跑步,但是谁来问我跑步,我都会不厌其烦告诉你,我什么感受,因为我从来不拉人去跑步,我只是觉得你觉得需要你就去,你觉得不需要你就不要去,因为这是个特别自我的事情,我觉得跑步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不用再去考虑别人,我不用在生活里那样,我还得照顾左邻右舍,照顾你的感受,他的感受,我只需要照顾我自己的感受。每次马拉松其实都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上次我写过一段话,我跑完90个的时候,我写了一段话,我说每一个马拉松都变成一个外观世界,内观自我的过程,其实都与别人无关,只是跟我自己有关系。我其实很想有一些只与我自己内心有关的事情,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自我修炼的过程,与别人真的没啥关系。
艾诚:我对跑步的体会就是美好的孤独。
毛大庆:对,其实是个美好的孤独。
艾诚: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毛大庆:对,就是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这个过程之中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感受,别人也不知道你什么感受,你也只能说是自己回答你自己内心的一些声音、问题,谁跟你一起跑,其实你也不能体会他的感受,他也不会体会你的想法。实际上人生就是这样的,人生就是个马拉松,但是你只能说你自己知道你自己到了哪里。
艾诚:让我想起有一句作品叫《鞋狗》里面有一句话叫“懦夫从不启程”。
毛大庆:“若者死于途中,只有我们在前行”。
艾诚:你比我还熟。
毛大庆:对,我翻的这本书,这本书我翻的过程中有很多话都是我自己内心的独白,也是我跑步、创业,所以当时湛庐文化让我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蛮感动的,因为我觉得第一个,我能翻菲尔·奈特的书,我觉得本身是很大的荣幸。第二,我没想到他是一个真正的通过跑步来治愈系的一个人,他是一直拿跑步当治愈系的一个人,你看他碰见困难、孤独、资金链断裂、被人告上法庭,他每一次人生最大的坎儿的时候,他都会说我穿上跑鞋出去跑个十公里,跑了十公里如果回来我仍然觉得我不行,我认输,我就这样了,就这样了。所以他每次跑步,最后告诉他自己,好吧,我再试一试。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人的内心状态,所以我翻译完,我发现非常好,给我很大的启发。
艾诚:对,我也很好奇,你是不是那个像联合办公这样的行业,不是第一个起跑的,但你可能是最后一个跑到终点,死扛的。
毛大庆:干嘛要死扛呢?我就不明白,如果你判断它不是一个业务,你就不要去干了,不是浪费你的生命,浪费别人的资源,浪费社会财富,还浪费那么多员工的感情,我觉得如果不是的话,真的不要干,因为作为一个创始人,你负有严重的责任的,所以我一直认为不能干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事情,这是不对的。三年半,前面两年多,我其实一直是很怀疑我自己的,我激情很早就过去了,一直怀疑我自己,这是不是个行业,这到底是不是个东西,我也在想这个问题。OK,它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行为,我想每一个创始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怀疑自己,其实别人再质疑你,别人再不相信你,都不太重要,你自己质疑自己是最重要的。你自己质疑了以后,你会发现,哇塞,这个问题你得想想。
艾诚:你质疑之后,今年的答案有变化吗?
毛大庆:因为我一直在观察同行,看行业,包括我在研究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好处,它是不是能给社会创造价值,给别人是不是能带来价值,有没有这么大的价值?
艾诚:答案是什么?
毛大庆:答案,我认为有,而且我看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都在这三年,新加坡也挺有意思的,两年多以前,我去看,没有什么同行可以跟你交流,根本没什么人干这玩意儿,现在遍地都是,而且出现了几个非常棒的这个行业的玩家。这次在东京,感觉尤其深刻,两年半以前,我们团队去日本大阪、东京看联合办公,回来告诉我没的可看的,没有。
艾诚:没这个行业。
毛大庆:就没这个东西,现在就是标配,没有都不行。所以其实这就是一个事情的变化,我相信任何一个东西,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公司早年,这些创始人们,恐怕都是各种怀疑自己,这是个东西吗?这能成立吗?我相信可能创业里面最美好和创业里面最值得尊重的可能就是这些质疑,而且不是别人的质疑,是自己的质疑,就是自己都认为这事可能不靠谱,但是你还不能跟别人说,你得跟别人说这东西肯定靠谱。但是回家跟自己说这到底靠谱不靠谱?这种问题,我相信以后,在老了以后,回忆这段经历,可能最可贵的是这些故事,而不是那些什么成功、独角兽,谁给你什么头衔,我觉得那事可能都没必要。
艾诚:所以看清了一切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人生。
毛大庆:是。
艾诚:就算有质疑,我也要把这个质疑给消除。
毛大庆:就别怀疑人生。
艾诚:这是《艾问》人物的一个规矩,每个嘉宾,我们都会让他最后题字,说你所相信的未来的世界,预见的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你想要的一个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是你要的这个世界的事实,也可以是你决定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前继续跑。
毛大庆:我对未来的世界。
艾诚:来,把它写下来。
艾诚:所以你眼中的未来,你希望是什么样子呢?
毛大庆:艾诚:无法预估未来,才是这个时代最美妙的地方。毛大庆,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