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公益,最先映入你脑海的是什么?

捐款捐物、义务支教、做志愿者……没错,这的确是最常见的公益模式。而现在,当公益与商业化结合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操作呢?

也许可以是让广告主买单来筹资,无需出门,登录网站答对一道题就能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捐出10粒大米;可以是卖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式,购买汶川当地妇女们制作的羌绣产品,选择盲人、聋哑人等群体烘焙的甜点。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公益与商业化结合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未来公益的商业化运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商业化运作公益,慈善的初心会被遗忘吗?

《艾问人物·预见未来》并不想囿于一对一的访谈,我们希望用双方激烈的辩论来看到行业大咖究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12月20日,光临中国传媒大学明德楼4K演播厅,这里,即将录制《艾问人物-预见未来的公益》。唇枪舌剑下,谁的观点更胜一筹?你来我往间,什么论据更有说服力?为此我们特意拜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请他来为现场的辩论开题:未来的公益,商业化运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马蔚华

我们邀请了沃启基金会理事长,壹基金秘书长李劲、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益桥创始人,罗德奖学金中国大使王赛和Sam Waldo Mantra 公益潮牌首席执行官魏文杰,来到现场作为辩论嘉宾。

王赛1989年出生于山西,九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他曾以“罗德学者”身份在牛津大学获得公共政策硕士学位。2016年,他创办了“益桥中国”,抓住了公益行业人才培训难这个痛点,采用了比较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相较于现在很多公益机构从内部培养、培训公益人才,益桥更多的是引入一股新的力量,就是引入有国际背景的、商业背景和跨界背景的全球青年精英力量,通过这些高端人才来推动更多的公益创新。

王赛和魏文杰认为未来公益的商业化运作利大于弊,毕竟商业化的方式可以让公益更持续也更有力,能有更好的选择去让公益产生更大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而潘江雪和李劲则认为未来公益的商业化运作弊大于利,谁能保证公益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不会被人操纵?类似郭美美事件的发生已经让公众对公益事业的信任降到了冰点,保持初心,才是公益真正应该做的事。

利弊分析,看大咖辩论场上能否见分晓?

在正式辩论前,“观点先行”。我们会让现场的几百名观众投票,并实时展现在大屏幕上。并且,一直到辩论结束,投票器处于永远开启状态,观众如果认可哪位辩论嘉宾的陈述与分析,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立场。这种实时的投票,是反映辩论嘉宾口才的最佳试金石。

在“激辩当下”环节,4位辩论嘉宾,将分4个回合进行激烈的辩论。每个回合,先由其中一位辩论嘉宾进行2分钟立场演讲,图文并茂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然后进入3分钟自由辩论时间,另一方的2位辩论嘉宾将对其刚才的观点进行反驳,此时的看点,是双方辩论嘉宾在互怼时,谁的临场反应能力最快?

艾问·未来公益

听完了行业大咖的观点,在录制现场,我们还邀请了4位学生来进行“未来发问”,由嘉宾即兴回答。毕竟未来是孩子们的,他们现在尚且年幼,但在十年后他们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接下来的“全场叫板”环节,艾问愿意给在场每个人发言的机会。没有什么比用户更重要,用户是艾问存在的价值。在场有几百名观众,每个人的观点都值得被尊重。我们一起来期待下当天的观众会向嘉宾提出怎样犀利的问题呢?在现场热烈的氛围中,嘉宾的回答又能否让众人都满意?

用十年去见证,预见未来的“时光胶囊”说对了吗?

在经历了所有的辩论环节后,实时投票功能将会关闭,我们一起来期待现场的观众对于公益商业化运作最后的投票结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但不论是嘉宾的观点还是现场观众的观点,对未来都只是预测。我们都没有月光宝盒,没办法穿越时空去看看未来公益的样子。但我们愿意用十年时间和你一起见证未来公益的变化,在最后的环节中我们会邀请嘉宾写下他们对未来的预判,用一笔一画记录下自己对未来的预测,并封存在时间胶囊中。十年后,我们会有一个开启仪式,到底未来的公益,商业化运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艾问与你一起期待十年后,见分晓。

公益慈善

当然,在本期《预见未来的公益》的录制最后,艾问人物也公布了“艾问2017未来公益影响力人物”奖,用以鼓励近年来在公益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市场化经济的今天,社会各行业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商业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原本就从事公益的组织来说,要不要采取商业化运作?而对那些想从事公益的现代企业来说,商业化思维会让公益项目远超预期还是风险重重?

正如《三国志》中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未来公益走势如何取决于你,也取决于我,取决于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未来公益是否会以商业化的方式运作,我们都期待公益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可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avb ·阿道夫沛、·在≈说起公益,最先映入你脑海的是什么?

捐款捐物、义务支教、做志愿者……没错,这的确是最常见的公益模式。而现在,当公益与商业化结合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