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支持魅族,专利费应该合理,高通就是明摆着抢钱,我觉得这个事件可能会成为一个标志,在天朝,这次高通估计占不到什么便宜。
腾讯网友:高通通信专利可是明码标价的。魅族用了人家的专利之后,再来说你这专利定价不合理?这不是耍流氓吗?
“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
高通放狠招!
5.2亿,高通对魅族下了狠招!近日,高通与魅族的专利诉讼案引爆科技界。在起诉状中,高通称魅族侵犯其3G、4G通信技术专利,向魅族索赔高达5.2亿元。在中国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之后,这是高通第一次对中国手机企业发起专利诉讼。
其实早在魅族M8时代,魅族创始人黄章就和高通结下了梁子,两者的关系坏到没朋友。据说在M8设计之初,高通曾特意找到黄章提合作,被黄章一口回绝了,理由是我没钱,你的专利费我供不起。也正是因为不用高通CPU,魅族从来都没出过电信版的机子(电信手机专利基本上是高通的)。
长期以来,魅族都是一个小厂商,其年销量在百万级别,对于高通来说只是一只小鱼。但是在魅族获得阿里的投资之后,销量有了飞跃,根据IDC的数据,目前魅族是中国第八大手机制造商,2015年出货量为2482万台。有业内人士认为:眼看魅族逐渐成为国内手机的佼佼者,却不使用骁龙处理器。高通表面看似平静却心急如焚,专利或许就是撬开魅族钱袋的大门。
听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不太理解,魅族现在弃用高通,为何还要向高通交专利费。这是因为高通在通讯领域具有大量基础专利,比如几乎垄断了CDMA专利,同时还掌握部分4G技术专利。现在使用的每一部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有5%的左右费用都是由高通收取的专利费。华为,小米,oppo,vivo都是高通的大客户。虽然倔强的魅族拒绝向高通低头,却绕不开高通的那些基础专利(3G和4G技术专利),于是就成了违法使用者。
同时,魅族方面召开发布会,称魅族方面会积极应诉本案。并特意强调“公平”“合理”“非歧视”三个词。另在,在沟通会中,副总裁李楠并没有否认魅族产品中含有高通专利的事实,至于是否侵权并没有明确表示。同时,他还宣称,高通谈判并无诚意。魅族未来仍会继续谈判,非常想与高通达成协议。但业界普遍认为:不出意外的话,魅族胜诉的概率不大。
偏执狂
他不善言辞,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以“J.Wong”的论坛ID为外界熟谙;他彻夜潜水于魅族论坛,偶尔喋喋不休,偶尔勃然大怒;他曾在论坛中喊出“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的豪情壮言。他就是魅族创始人黄章。
1、英雄不问出处
黄章草根出身,没有进过大学,他在进入行业之前,甚至做过码头搬运工。2002年,黄章出任新加坡合资企业爱琴公司的总经理。早年对于电子产品的痴迷,使得他带领这家VCD企业转型MP3市场,但由于之后与公司高层管理理念的不一致,黄章离开了公司。
离开合资公司的黄章,在2002年底利用网络论坛,发帖介绍即将诞生的品牌“魅族”。之后,魅族推出几款经典MP3随身产品,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做成闻名全国的MP3品牌。
黄章在创立魅族的同时,也开通了官方网站和论坛。不仅如此,他每天还会花费大量时间逛论坛,与消费者互动,解决用户发现的技术问题。在黄章的带动下,公司的员工都要去网上了解用户反馈的信息和问题,在论坛里,消费者只要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黄章就会帮助其“退货”或“换货”,这些举措让魅族积累了很多原始粉丝。
2、从粤菜到选材
生于广东梅州,黄章对粤菜拥有特殊的情愫。据了解黄章的人透露,黄章家中有五个粤菜厨师,而食材等细节方面仍然由他亲自把控,标准之严以至于他最终只能选择亲自种菜。
如果把一道成品菜视为产品,那么食材则如原件。在2004年专注于MP3播放器市场时,魅族一直是美国音频芯片Sigmatel公司最大的客户,据说Sigmatel美国公司甚至派人亲临珠海,给魅族颁发了全球第一个10万片芯片纪念牌。然而,一年之后,魅族突然改弦易辙,改用飞利浦芯片。黄章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不用更好的?
3、推倒重来
黄章是一个非常追求极致的人,在魅族公司里流传着这样一件“小事”:2005年修建魅族珠海办公楼时,食堂的地板被砸了三次,只因为黄章不满意。黄章还曾买了一栋别墅,拆了,然后依照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重新盖了一栋。
在公司战略的决策上,黄章确实有推倒一切的勇气和魄力。大约在2006年,黄章看到了MP3播放器产业的颓势,于是破釜沉舟地放弃了国内MP3市场领头羊的地位,投身智能手机市场。2007年年底,MP3行业仅存的几家厂商联合召开“涅磐大会”,而行业领导者魅族出乎意料地缺席了。
“我们站在山顶,却发现无路可走。”魅族营销总监华海良这样说。
当Android概念方兴未艾时,魅族再次按下了Reset的按钮。2011年3月,魅族第二款手机M9市场表现超过预期,而公司内部一个类似诺基亚“PC套件”的项目眼看着也即将完成。借助这个服务,用户可以备份通讯录、短信、日历信息。硬件加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配套服务。然而,黄章的一个决断让这个服务“胎死腹中”,而它的替代者正是——云服务Flyme。
4、木匠和“J.Wong设计”
关于黄章,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他拥有木匠的手艺。据说,黄章家中的不少家具都由他亲手打造。这种家具的制造经验很自然地延续到手机设计中。事实上,黄章一直扮演公司首席设计师的角色。在设计手机外形时,他会用他那个打造家具的刨子打磨出很多个模具,从中选择一个大小最合适手感最好的交给工程师,然后工程师会按照这个木质模型打造一个钢质的模具。魅族MX机身背部的倒角就是这样诞生的。M9和MX右上角都有一个“魅族”字样的小篆印章Logo,这个Logo正是由黄章亲自操刀。据说,因为临时添加了这个设计,M9的发售一度被延期。
5、控制欲和管理
黄章似乎天生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无论是对产品设计、生产抑或公司的管理上,而这种偏执甚至左右了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
例如黄章对平板电脑的态度:他曾在论坛中公开表示魅族不会涉足平板。一方面原因在于他认为平板是个妥协的产物,另一个原因则是“手感差”——黄章很喜欢可以一手掌控把玩的设备,而平板电脑显然没有办法满足他这种“控制欲”。据称,黄章的生活办公完全依赖于手机,他从不使用 PC和平板电脑,他的家中只有一台5年前的戴尔台式机。
然而,局限于个人意识的偏执和控制带来的不一定是极致的完美。黄章坚信手机屏幕应该更宽,来容纳更多的文字以方便阅读。于是,M9和MX成为空前绝后屏幕分辨率为960X640的Android手机,这导致不少应用强制横向拉伸,最终反倒影响用户体验。“控制”思维甚至延续到产品的生产环节。无论国内外,鲜有手机厂商会像魅族一样,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集于一身。由于产业过于密集,魅族的制造成本比其他手机代工费用高出20%。但黄章认为:“这并不是一种优势,而是一种风格。”
魅族的困局
黄章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低调的黄章,尽管他依旧不爱接受媒体采访,却开始充当起魅族营销口水仗中的风头人物。然而,活跃的黄章,活跃的魅族,背后却是难言的压力与代价。过去2年,魅族因未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几乎要掉出主流手机圈。为了快速实现这一目标,魅族大力提升易于冲量的低端机魅蓝的销售,该产品线占到魅族总体出货量的半壁江山。
但伴随而来的代价是,往昔的青年良品的魅族逐渐放弃了中高端、小而美定位,向大众品牌偏移。失掉个性的魅族,也因此不得不卷入与小米、乐视、荣耀的性价比红海混战。可同时,魅族又不甘就此贴上低价标签,日前又透露将开辟万元的高端机生产线试水。
魅族的变化,就发生在创始人黄章2014年回归后的这两年多时间里。黄章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着一年推出一两款新品的速度。但2015年这个节奏被打破了,去年中旬,魅族维持着1个月一场发布会推新品的速度。“黄章正在从工匠变成企业家。”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业内流传,阿里入股时曾与魅族定下对赌协议:2015年出货量达2000万台,否则阿里进一步收购魅族股权的权益,冲击黄章对魅族的控制权。迫于尽快规模化的压力,魅族需要迅速做量,而做量最简单的战术就是主打中低端千元机型,因为其试错成本低,容易获得新客户。
业内普遍认为,智能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魅族所抢占的市场主要来自于以往的山寨机和运营商定制机,以及价格接近的红米等品牌。有业内人士判断,魅族所涉足的这片红海中,中兴、联想、酷派、小米、荣耀、乐视势必会长期困于同质化混战。“魅族今年的爆发期和增长,是这个品牌产品能力的一次释放。但是一个公司最后规模能做到多大,还是看团队、资金、技术、供应链实力综合决定的,到明年或后年,如今小米遇到的问题,魅族或也会遇到。”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黄章在人格上,一个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和偏执狂,技术上,一个不折不扣的产品经理,行事风格上,一个专横武断的操纵者。低调、隐忍、偏执、疯狂…… ,正是多重性格集于一身的冲突和碰撞,才让他统领下的魅族在浮躁的中国手机市场显得异常另类。然而,在中国这个靠变通和营销致胜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真理还有待检验。高通诉魅族案到底结果如何?国产手机如何才能找到出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