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原农行董事长刘士余同志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免去肖钢同志的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职务。
刘士余于2014年十月下旬出任农行董事长,至今不过一年多时间。刘士余到底是何许人也?国务院为何选他做证监会主席呢?新的一年,股市能否大涨?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刘士余的人物故事。
刘士余,何许人也?
1961年11月出生的刘士余现年满54岁,比肖钢小3岁。江苏连云港人,出生农家,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
刘士余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央行人士透露,刘士余为人非常勤勉,经常看书到晚上两三点才睡觉,面对比较陌生的领域,都能很快掌握。
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自1987年至1996年先后工作于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建设银行。1996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至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司助理巡视员、副司长。
2002年,央行分拆,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分拆出的中国银监会于2003年4月成立,刘士余留任央行,出任央行办公厅主任、党委成员,并于2004年7月升任行长助理、党委委员,2006年6月出任央行副行长。在离任前,他分管金融稳定局、金融市场司、条法司、支付司和部级协调等央行的核心部门及重要事务。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央行行长周小川是办公室主任,刘士余是办公室副主任,五大行轰轰烈烈的改革、重组、上市进程顺利推进。
2004年刘士余升任行长助理后,主管金融稳定局,曾处理多家问题金融机构的综合治理,包括参与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问题机构的危机处置。
在过去十年间,央行搭建银行间债市,成立交易商协会,推动短融和中票等一系列债市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推动中国债市的蓬勃发展,刘士余也是重要的支持者。他在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二司时期,曾主管股份制银行,参与处置当时的城市信用社的风险和农村基金会挤兑风险;2005年后农行启动改革方案,刘士余是直接分管的央行领导。
为什么是刘士余?
“改革”是刘士余身上的一个醒目标签,他一直走在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的前沿,亲历了金融危机、金融机构重组、国有银行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重大金融事件。一位金融机构高管表示,在国有银行改革中,周小川出战略出思想,刘士余则是重要的执行者。他爱到一线调研,作风务实低调。在主管支付和互联网金融期间,他思路颇为开放,在调研时也不会先预设一个主题,而是多方听取意见,再做判断。
“情商比较高”是央行内部人士对刘士余的评价。他很善于协调各方的利益和矛盾。但情商高不代表不讲原则,对于热点问题与行业乱象,刘士余的态度是不退缩、不回避、不手软。刘士余为人风格较为突出,对于当前银行业诸多热点话题均曾表达了明确观点。在曾经的银行与支付宝之间引发的余额宝大战中,刘士余就旗帜鲜明地表示,余额宝不是金融创新,只是简单地把存款搬到互联网,对实体经济也没什么贡献。
对待互联网金融,他态度鲜明。他在《清华金融评论》撰文表示,发展互联网金融,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鼓励创新的政策方向;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实现信息化,促进金融包容,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他明确提出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机构法律定位不明,可能“越界”触碰法律“底线”;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存在安全隐患;内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
刘士余在央行担任副行长期间,也曾多次发言点评股市。2014年5月,刘士余表示,3.0版的国九条正式公布,意味着中国股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刘士余指出资本市场发展的三个维度:健康,全面,多层次。他认为,解决资本市场各种问题的核心是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起来。同时,还要扩大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光再融资不行”。
有媒体表示,刘士余对处理债券市场非常有经验, 他本来就是市场化思维的人,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将来实行的政策肯定市场化。并且刘士余已经有了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相信他会很好的实现整个债券市场向市场化转型。如果最后应用到股票市场,也相信刘士余能取得成功。
刘主席的新挑战
对于证监会成立24年来的第8任主席,股民对银行系出身的刘士余期待颇多。出生于1961年属牛的刘士余,似乎从名字和属相上深得民心。段子手再次发挥才华,期待中国股市下一场牛市雨(刘士余)。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刘士余“受命于危难之间”,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任重道远。如果中国不能打破“政策市”绑架股市,那么,任何一个证监会主席都是坐在“火山口”上,又反过来被股民绑架。
在众多挑战之中,股票发行注册制如何落地无疑成为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面临的首要难题。因为在市场化改革当中,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核心,也是监管层需要面对的“烫手山芋”。对于此项改革,证监会下一步将抓紧做好配套规则的制定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平稳有序地推进注册制改革。
作为注册制的另一配套措施,IPO新政已于2016年起正式实施,已有两批16只新股成为新规的践行者。同时,业内人士称,注册制最快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但不排除有突发事件造成的推迟。不过,最迟亦于2018年3月1日前推出。
任职后的第二项调整是,在法治化常态化的情况下,为保驾护航注册制,未来法治化改革中,《证券法》中关于量刑定罪、打击违法犯罪是重中之重。过去备受资本市场诟病的资本市场犯罪成本过低,《证券法》没有威慑力等问题或许将在新修订的《证券法》中得到解决。新法会不会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是否让犯罪分子牢底坐穿、倾家荡产?如何量刑等细则都是刘士余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也是监管层一直在推进的改革。
有一位业内人士惋惜,肖钢励精图治,对于内幕交易杀无赦,重型惩罚信披违规等,加大惩罚力度,重启IPO,推进注册制。“如果肖钢主席能够在杠杆牛市时及时踩刹车,或许不会造成去年6月以来的股灾,他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主席”。
目前,市场人士关心深港通如何落地。按照此前计划,深港通今年也会面世,此举是否会带来牛市,同时是否再度出现北火南温的景象,也值得期待。
所以,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将面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考验。不过,分析人士称,尽管不少投资者对于新主席寄予厚望,但是,A股市场的繁荣从来都不是证监会主席一个人的事情。不排除刘士余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在经历了中国股市多次的证监会领导更替之后,再把希望寄托在某位证监会的主要领导身上,这是非常幼稚的一种想法。毕竟中国股市的问题不是哪位证监会主席就能够解决的。
证监会之所以频繁换帅,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策绑架了证监会,而股民又绑架了证监会主席。当前的市场氛围中,过分关注涨跌,股市涨了无人称好,股市大跌,央求证监会主席下台,甚至对证监会主席进行人身攻击。最后,我们只能祝福这位新主席,有一天可以真的从“火山口”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