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可能是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老板中活得最纠结的一个。在享受了互联网海归创业第一人的光环与追捧后,他迅速陷入与董事会、资本市场、竞争者的无穷尽险恶较量中。他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中“活”得最久的一个创始人,但搜狐这家公司,又屡屡在一些明星产品上被后起之秀超过。可以说,这十多年,他一直活在自我设问、求解、焦虑、封闭又自我打破的循环状态中。

被称为“千年老二”的张朝阳,面对公司外部形势巨变,内部人心涣散的局面,决定重整搜狐,但搜狐业绩逐步亏损,他能否力挽狂澜,在“门户网站已死”的大背景下,带领搜狐突破难关呢?

“我被成功诅咒了”

张朝阳自称自己受到了“成功者的诅咒”。在他看来,所谓“成功者的诅咒”很大程度是来自一路走来累积下的种种光环,恰恰是这种“天之骄子”式的成功令其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相对自负。当这个超级自我出现的时候,他对外界的感恩的心就没有了,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IT骄子、清华尖子生、麻省博士后、搜孤创始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英雄……回顾张朝阳一路走来的光辉足迹,成功与名誉始终相伴而行。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不可能赤手空拳在短短十多年间建立起市值3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在成功风光背后,张朝阳经历的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当他拎着两只箱子回国创立搜狐,张朝阳为了搜狐在纳斯达克上市,曾与华尔街、董事会进行过长时间的博弈,而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以及对于失去公司的恐惧让这位互联网英雄备受煎熬。

在媒体描述中,张朝阳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是在2008年,搜狐获得北京奥运赞助商资格,当时还推出用户数庞大的搜狗输入法,网游也做得有声有色。那一年,张朝阳46岁,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123位,拥有28.9亿美元个人财富的单身男人。

面对众人恭贺,张朝阳摇身一变,把公司交给一群高管去打理,自己却把时间花在看书、音乐、蹦迪、登山等户外运动上,并且注重养生,坚持每天做瑜伽,很少吃肉,即使在炎炎夏日,他也绝对不喝冰水,他还曾决心要活到150岁。他总认为,钱越多,自由度越大,人就会越幸福。但他并不幸福,什么都有的张朝阳就像受了诅咒般的非常痛苦。

张朝阳说:“我曾说我是中国有钱又有名的第一人,媒体的宣传、社会的尊重滋养了我的虚荣和自我膨胀,这种傲慢的程度可能是我见到其他的明星和名人都没有的。”他说:“我到现在还没结婚,这都是出名闹的。”

“千年老二”

跟马化腾、李彦宏相比,张朝阳不是技术大牛,但作为第一波互联网门户的缔造者之一,搜狐在他手中虽然错过了几次大的互联网变革浪潮,却也一直坚韧地存活着。

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搜狐这几年做新闻不如新浪、网易有特色;做视频又陆续被优酷、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迎头赶上;在SNS领域,比如搜狐的白社会——一款专注于SNS社交的产品,事实上比微博要早好久,但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关掉。张朝阳有很好的趋势判断能力,但是却没能抓住最好的时机。

在新浪微博刚兴起的那一年,张朝阳亲自到上海督阵,为搜狐微博站台,那一天他叫来媒体,宣布“世界大战”开打,甚至当着大家的面给王力宏打电话,邀请他到搜狐来开微博。只是,事与愿违,现在连他自己都不得不到新浪微博去开博。这么多年来,张一直是聚光灯下的宠儿,他有太多可以选择的机会,这也让他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很多搜狐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老板总是在优柔寡断间失去了最终的战略时机。

中国互联网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新浪的微博之后,腾讯的微信也开始呈爆炸性地增长,各互联网巨头间的交叉竞争日益加剧。正当大佬们抢占,分食互联网市场的大蛋糕时,此时的张朝阳选择远离战火,消失在互联网战场,闭关长达一年半。

张朝阳宣布“重出江湖”是在2013年1月,他通过微博宣布出关,决定重新进入地球,但整个互联网江湖已不能与彼时同日而语,微信这一局多有些“不战而败”的伤感。他曾经懊悔的说“错失了微博和微信像是左右扇了我两个耳光。”

2015年1月,一篇近万字的关于搜狐如何优化门后自我改革的内部讲话在网上流传,张朝阳再度成为了新闻人物。

显然,人们关注张朝阳的一举一动,只是为了知道这家长期是“千年老二”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将会走向何处。在讲话中,张朝阳强调了互联网移动端的门户平台价值,在内容生产者和广告商之间,他希望搜狐能扮演更有份量的角色。

高管换血,是为了消减成本还是集权?

外部形势巨变,内部人心涣散;经营情况不佳,战略布局不当。相比刮骨疗毒,搜狐重新崛起显得更难。

就人心涣散来看。搜狐远远近近已经流失了包括龚宇、李学凌、古永锵、陈一舟、李善友等诸多高管或人才。曾经的得力干将分别自奔前程,用在搜狐锤炼出的业务能力,在相关领域另起山头,从自己人摇身变成竞争对手。拿视频来说,古永锵、龚宇、李善友分别做了优酷、爱奇艺和酷6网,搜狐视频已遭昔日同门兄弟大兵压境。

一段时间以来,多则搜狐高管离职的消息早已让人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2011年5月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加盟搜狐,从事搜狐视频业务,两年后的去年深秋,刘春正式离开搜狐。

2014年3月,搜狐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离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老臣之重要无须多言。王昕是与搜狐患难与共、风雨无阻走过十几年的灵魂级人物,可谓张朝阳之手足。令人唏嘘的是,张朝阳给对二人的离职做出的评价几近一致,无非是“付出多多,一路顺风”云云,甚至看不出惜别之情。张朝阳如此大动作,是为了削减成本还是为了集权?外人不得而知。

门户网站已死?搜狐的未来如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有关“门户时代终结”的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而如今,50岁的张朝阳要用实际行动与此番言论博弈,“重整门户”这场实验能否给其他门户在新时代指引一条新路呢?

搜狐目前的三大收入来源——广告、搜索、游戏:广告占据最主要部分,主要靠视频拉动。搜索增长稳定。由于错失手游红利,游戏收入持续低迷。这可以拿去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来佐证。

搜狗增长势头良好,此业务由王小川主抓,张朝阳无需操心。营收为1.06亿美元,同比度增长17%。但是在线游戏营收低迷,为1.50亿美元,同比下降2%。张朝阳说,搜狐网是上个十年的产品,现状已无法改变。但搜狐新闻客户端发展良好,在去年时,下载量就已跃居四大门户第一。

至于视频,搜狐也是四大门户中发力最猛的一个。但从去年的业绩来看,搜狐视频一季度亏损、二季度亏损、三季度亏损,远远没有止损的迹象,去年第二季度,张朝阳曾明确表示:畅游、在线视频业务上面的巨资投入,已对公司利润形成压力。张朝阳多次声称搜狐被华尔街严重低估,此次搜狐内部重组,搜狐视频等优质业务有可能被剥离出来,甚至有谋求独立上市以获得资本的重新青睐的希望。2016年搜狐如果还亏损,张朝阳的重整之路必将压力重重。

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未来搜狐会何去何从,有关张朝阳的故事,会一直在这个圈子里围绕,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曾经风光无限的这些互联网英雄们,未必还会是下一次战役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