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究竟何许人也?其实,就算你不知道默多克,那你也一定知道他和前妻邓文迪的离婚案,以及属于他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媒体和球队。比如,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国福克斯电视网、洛杉矶道奇队等等。

他建立的传媒王国已覆盖了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可能是最后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传媒大亨”。

12日,84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在自家的《泰晤士报》公布了他与59岁的传奇超模杰莉-霍尔(Jerry Hall)订婚的消息,这是他的第四次婚姻,新娘比新郎小整整25岁。

不是所有人都有高龄再婚的勇气,但是默多克不同,他21岁接管家族企业,从澳洲起家,一路征服英国美国,其传媒帝国以几乎野蛮的方式进行扩张,作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他注定了与众不同。默多克有哪些创业故事?他又是如何做到快速兼并的呢?

起步澳洲雄心勃勃

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这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从欧洲移民澳洲后,他们过上了比较富有的殖民生活。默多克就是在传统的欧式教育和开放的移民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1949年,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习。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他崇敬的伟人列宁的胸像。默多克阅读了几百部成功人物的传记。这大量的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力量。默多克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对赌博也很有兴趣。在同学和朋友眼中,他是一个视野开阔且雄心勃勃的人。

1952年,他的父亲死于心脏病,正在读书的默多克赶回家中处理后事。然而,清算后默多克发现父亲的几家报纸处于亏损状态,于是他设法保留住了《星期日邮报》和《新闻报》两份报纸,并其他报纸出售。面对主要的竞争对手《广告报》,默多克果断与其合并,并且努力使《新闻报》开始盈利。同时他又筹措到足够款项,收购了处于亏损状态的《星期日时报》,通过调整人员,使该报纸重获生机。

之后,默多克开始转战悉尼。当时悉尼的报业由三个家族把持着,但是没过多久,默多克就打败了这些人。除此以外,默多克还获得了多家印刷厂。之后,他又开始筹划创办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1967年该报的发行量就达到了75000份。1972年他又收购了悉尼的另外两份报纸——《每日新闻》和《星期天电讯报》。

进军英国一帆风顺

1968年,英国最大的星期日周报《世界新闻报》开始转手,这份报纸以发布黄色新闻著称。当年10月,默多克就购买了该报40%的股份。在他看来,报纸地位下降的原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电视的普及。为了让该报重获新生,他大量发布骇人听闻的新闻。半年之后,默多克就占有了49%的股份,成为主席。然而,一份周报并不足以满足默多克,他希望能够再买下一份日报。

恰逢此时,左翼报纸《太阳报》因销售量从150万下降到85万,面临破产的局面。默多克果断以150万元买下了《太阳报》。并且他把《太阳报》办成了《世界新闻报》的每日版,仍以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为主,并且加大了促销力度。

在这些措施下,《太阳报》成为了一份独树一帜的新颖报纸。年销售量迅速攀升至200万份。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太阳报》成为日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默多克真正名扬世界,还是在1981年,他看准了时机购买了象征着大不列颠的体面和尊严的、有着200年历史的《泰晤士报》。说来也不能不佩服默多克地超乎常人的才能,他总是能十分精确的判断出大有发展前途的报纸,并果断地据为己有,然后大把赚钱。

此时的默多克在英国早已经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由于控制着国内相当大的一部分舆论,英国政客们对默多克可谓既爱又怕,历任首相都将其奉为座上客。

驰骋美国笑傲江湖

1973年,默多克的目光又瞄准了美国。先后收购了美国的三家报纸,在办理这些报纸的时候,他沿用老办法,力推爆炸性新闻,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报纸的发行量逐渐提高。

1985年,默多克买下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可他看中的不是电影公司,而是该公司下属的福克斯电视台。默多克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独立电视台改造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电视网,福克斯电视网所拥有的会员数从最初的12家电视台发展到188家,与美国老牌电视业巨头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并肩而立。不久,他又购买了即将破产的英国收费电视台——天空电视台,然后以他的魔力让它起死回生,如今,英国天空电视台成了欧洲的电视节目发射中心之一。1993年,为了打入中国市场,默多克购买了香港卫星电视网,香港卫星电视台通过其技术上的优势在亚洲电视淘金中尽占先机,为默多克的电视节目和影视产品赢得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观众。

实际上,在这个信息社会中,默多克所操纵的各式各样的媒体正成为人们接触外部的耳目,几乎已形成了信息垄断。毫不夸张地讲,我们每天读的报纸、看的电视、欣赏的小说甚至喜爱的球队里,都有这个其貌不扬的澳大利亚人的影子。

从这以后,人们突然发现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在一夜之间变得更加强大。他掌管的新闻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有媒体评论为,默多克可能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传媒大亨”。

快速兼并的秘诀

在很多人眼中,默多克不能算是报人,只能算是报业投机商。默多克是胆量、谋略与勤奋的奇妙结合。默多克说:在买报和卖报中,我学会了办报。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报人的区别,正是默多克成功并不断发展的原因,他不会拘泥于已有报纸的本身,而是时刻盯着下一个目标。正如默多克所总结的办报纸的一条经验:要时刻注意新技术的端倪,向新技术投资。

默多克虽然已是富可敌国,但仍然像个澳大利亚拓荒者一样起早贪黑。每天5点半起床,喝点胡萝卜汁,游一会儿泳,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无论是头版的新闻、各种照片,还是广告的编排,他无不亲自过问。因为他坚信发展事业的唯一办法是自己亲自管理。

默多克喜欢通过兼并不断扩展其王国的疆界,但并不胡乱拿钱打水漂。他总是在看好之后才出手。对此,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动手最快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成功。这似乎与当前网络业流行的法则有些矛盾。但默多克不是一个喜欢泡沫的人,他像澳大利亚最淳朴的农民一样要求实实在在的成就。对于兼并和业务拓展,他一旦看好,必定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掷千金毫不含糊。这时,他的理论又来了个180度的转变——强不如快。

默多克的传媒帝国曾因《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而备受影响,虽然他多次道歉,但是事态一直在朝着更加严重的态势发展,虽然他遭遇了很大的磨难,但他始终坚信“不要害怕失败”的人生信条:摔倒了,爬起来,拍拍灰,再继续前行;陷入困境,找准问题,迎难而上,重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