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数量为4457.2万户,而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尤其2020年疫情加速了中国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更精细化发展,同时寻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营销方式以及产业互联协作方式降本增效、提高经营效率,企业服务行业也随之迎来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逐渐向精细化发展,需求的增长带来的行业热度也会促使行业竞争激烈化,企业服务行业也终将迎来一场大洗牌,比如最明显的一个信号就是,很多企业正在面临裁员问题。
行至2021年年底,回顾过去这一年,企业服务领域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不同细分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增量和变量?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将靠什么留在牌桌走到最后?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企业服务会有哪些新的驱动和机会?行业投资人和创业者又有着怎样的建议和规划?
在12月18日由《艾问人物》发起的“2021全球创始人大会(GFS)”上,《艾问iAsk》创始人艾诚与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FOFWEEKLY 创始合伙人兼CEO张予豪、世茂集团通州公司总经理李徐、探真科技创始人黄鹤清、梯影传媒副总裁陈斌,围绕“企业服务:淘汰与新生,谁笑到最后?”的话题展开交流和探讨。
艾问企业服务:2021怎么看?
艾诚:欢迎大家来到2021全球创始人大会。正在进行的是艾问“企业服务”:淘汰与新生,谁笑到最后?在座的嘉宾来自不同的行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做TO B服务的。今天的论坛我们将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趁2021年底这个时间,讲一讲这即将过去的2021年,你们感受到什么变化,遇到了什么难题,怎么看。二是讲一讲预见未来,2022年要怎么办。首先谈谈,2021年怎么看。首先请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先生谈一下。
刘小鹰:很高兴来到全球创始人大会。我是老鹰基金创始人刘小鹰,我们过往投资的赛道涵盖了TMT,互联网,高科技、硬科技,还有新消费,因为我们是从早期开始的,所以从每个赛道都涉及。企业服务我们也投了不少,早期我们投了很多SaaS,还有很多针对TO B的(企业),包括智能制造和一些产业互联网企业。今天针对企业服务这个话题,你说过往一年有多难,明年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比较大,我觉得可以从过往一年IPO企业的性质来看,不管是美股、港股还是科创板,前几年可能是一些独角兽,互联网类的、产业类的平台还不少。过去一年,科技类的、智能制造类的相对多一些。
张予豪: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探真科技创始人黄鹤清博士。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成为了一个大趋势,数据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产也逐渐上云,当下企业数字化在加速,但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似乎一直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探真科技作为专注全栈内生的云原生安全的企业,你们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怎样的解决方案?
黄鹤清:云原生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我之前在硅谷字节跳动做云原生安全的负责人,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包括算法,其实都要在这个平台上运作运转,这里就会涉及到在美国的Tik Tok和在中国的抖音数据,以及代码的安全等等要怎么进行隔离和管理,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对于做安全攻防的人来说,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理念是做好安全管理和风控,也就是说,你怎么构建一个体系,去使得整体的投入产出比最优,降低潜在的风险,包括政策的风险,包括合规的风险,包括攻防的黑客入侵的风险。对我们来说,第一步是要从管理入手,第二步是说我们要去做精细化的运维和管理,包括在全站和全流程当中我怎么去布点,怎么去布这个静态和动态的监控,还有应急响应等等。再深一层次,因为很多黑客,包括供给方,已经用AI方式构建了他的攻击路径和方式。第三步就是在攻防对抗当中形成自动化和智能化,一方面是减少人效,另一方面是真正地做项目运营,达到保护企业资产的目的。
张予豪:接下来要问的是梯影传媒副总裁陈斌先生。据了解,最近梯影传媒运用“黑科技”在上海帮助老字号立丰推出了“气味营销”方案。在如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不断发展,企业发展也更加精细化的背景下,面对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营销需求,传媒公司也需要在给企业提供的营销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创新,能否具体讲一讲在这一块你们是怎么做的?
陈斌:刚刚说到科技创新,今年难不难?明年怎么办?我在想一个问题,面对任何大的经济形势背景,很多人对未来的经济有着不看好的态势,包括有嘉宾提到一些大厂出现裁员的情况,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企业在面临的问题。我想,面临这样的问题,非要找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的话,其中公认的一个就是科技创新。大家都知道电梯媒体是现在公认的效果比较好的媒体广告形式,过去我们在电梯里看到广告时,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冲击。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未来你在中国10万部梯影传媒的媒体终端上看到咖啡广告,当这个广告播放的时候,你马上能闻到咖啡的味道,看到化妆品的广告播放时,你能闻到这个化妆品的味道,包括你去到大悦城这样的商场用餐的时候,不管是川菜还是粤菜,客户的广告一播放,你就可以马上闻到那个店里的压轴菜的味道,这种科技创新带来的媒体广告的新形式是多么地震撼人心啊。这背后就是要靠科技创新。我相信,对我们这样一个看起来是一家传统媒体的公司,如果给我们安上科技创新的翅膀,我相信这双翅膀反而能帮助我们在未来走上一个更快的赛道。我跟我们公司的创始人说,我们梯影传媒以后走的一定是通过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
张予豪:接下去想请教世茂集团通州公司总经理李徐先生。通州区域在2015年被确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财富风口,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世茂集团和富华集团联合打造了财富港项目就位于通州运河商务区,主打“为新经济企业,打造入驻大国经济核心区的商务平台”,在12月初也已经正式启动招商了。请李徐先生具体介绍一下,财富港对通州新经济企业具体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李徐:实际上我们深耕通州已经很久了,我们在这里打造的产品应该有100万平方米,为什么选这个位置呢?第一,从地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因为北京的西边和北边都是山区,纵深只能往东边和南边发展,另外,从国家的规划和战略层面来看,通州还承载了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定位)以及京津冀发展战略的重要枢纽,这些都是我们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做的实际上就是服务于城市的发展。
第二,从产品的角度,我们的办公其实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开始是没有办公概念,都是国企的集中厂房。2.0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有一批集中的办公(区),但谈不上品质。3.0阶段是CBD都有的写字楼,4.0阶段就像是上午刘主席分享时说到的,美国的亚马逊、苹果的Apple Park等等,他们的办公区现在是回归到一种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的,我们现在的这个地方,大家在园区里也可以看到,我们在产品打造上的返璞归真。
第三,因为我们(地产行业)毕竟是一个相对重资产的传统行业,我们一年的产量大概是在3千亿左右,在这个地方做这个产品,到底对我们的新经济和产业有什么帮助呢?其实我们在做的是产业互联。通州最近在开两会,我们是唯一一家被邀请的公司,听完政府发展报告后,我给我们的定位是,配合政府大的战略布局,做招商的延长段,借助我们公司的平台,和我们的产业上下游展开一些互联和合作,包括现在我们在谈的和睦家(编者注:国内高端医疗服务提供商),刚刚的简一大理石瓷砖和我们也是上下游,还有之前谈的战略合作的集团也是类似的,它们过来以后,我们这边提供资产和产品,帮它们分享到副中心发展的蛋糕和红利,他们也能够跟我们一起在产业上互联,形成合作。我们共同去把这个事情做好,在风口上迎接我们各自的新动能。
艾问企业服务:2022年怎么办?
艾诚:2021年难不难?难,这是共识。2022年怎么办?照办。今天大家来到2021全球创始人大会,来到艾问的镜头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一种笃定创业创新,不管多难都会迎难而上的姿态了。接下来我要请教各位,预见2022年,你们打算怎么办?从刘小鹰先生开始。现在老鹰基金应该在做2021年终总结和明年的计划了吧?您计划里面那个杀手锏是什么?
刘小鹰:之前王兴在2019年说过,2020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难的,到了2021年我们又说,2021年也是未来十年最难的。2022怎么办?我认为传统企业确实是比较艰难的,最近我听到一个消息,有一个朋友说新元素餐厅要谈并购了,很多企业特别是线下经营得不太好。但我们只瞄准科技创新跟互联网创新,还是投一些代表未来的赛道和创始人。我最近做了一个科学天使投资的课程,我相信在创投圈这样做的,我是第一个,希望(把我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用户跟听众们可以真实地听见我亲自录的科学天使投资18讲,其中有很多案例,包括失败案例、成功案例,还有错过的案例。这是我目前在做的事情,我作为个人来讲,代表老鹰基金,打算打造一个小的IP,先出音频,然后马上出书,可能会上抖音。
艾诚:期待刘小鹰先生的科学天使投资18讲。下面有请FOFWEEKLY 创始合伙人兼CEO张予豪先生。你们是连接LP和GP的,也就是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近几年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出现的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是,中国的募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去年上半年国资渗透率就已经超过七成,而且还一直在提升,有国资背景的LP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力军,如果没有国资资金,体量很大的基金可能也难以完成募集。面对这样的情景,你们怎么办?
张予豪:大家好,我是FOFWEEKLY创始合伙人兼CEO张予豪。我们主要做的是整个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专业服务平台,目前主要服务于中国的LP和GP们。说到难,好像没有一年不难的,每年都非常难,我在很难的时候看了刘小鹰总的科学天使投资18讲。我们作为服务母基金行业的专业服务平台,成立于2017年,2017年这个时候,出了资管新规,对整个资金端(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的上游断闸了,很多机构没有钱了,这样下来,很多实体经济和在座的创始人,很难得到一个有效的资金供给。但是最近比较好,金融机构、银保监会都分别出了相应的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加大参与股权的投资和配置,尤其是放开了几个门槛,包括降低了创投的五个亿的管理规模的门槛,这对VC来讲,包括对早期投资机构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包括老鹰基金以前从规模上讲都拿不到保险资金的,但从那个文件看,早期的基金也可以申请拿到保险资金的。
(编者注:1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对十四项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修订。《通知》指出,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丰富创业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保险资金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规模限制。删去《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4〕101号)第三条关于“单只基金募集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规定。)
艾诚:下面我们有请李徐总发言。2021年对地产行业来说也是挺难的,你们对明年有什么想法吗?
李徐:地产行业比较传统,但是也走在变革的转折点上,我们要拥抱未来的变化。今天上午有一个主题在讲双碳,实际上,我们所在园区的2号楼,实际上是欧洲可持续战略联盟ESSA落地在中国北京财富港的中欧碳中和研究中心。刚才你说,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同时积极迎接变化。其实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我们的产品不断地迭代和创新,我们在自己的项目上做这个事,在双碳上做了不少研究,包括我们的能源系统,光这个项目就可以给北京带来一到两天的蓝天。我们的幕墙技术可以做到让个人身上散发的热量都可以被集采起来,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做的产品。欧洲专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南极的企鹅为了捕捉猎物,要从自己的窝走到海边,但因为冰川融化,它们每天要多走几十公里,很多企鹅宝宝都吃不饱饭,我们为了小企鹅,要在双碳上多做一些事情。
艾诚:在国内,很多融资比较顺利的做安全科技创业的企业都是有国资背景的,(作为一家没有国资背景的科技创业公司)你感觉难吗?2022年有什么打算?
黄鹤清:我觉得创业公司选的方向一般是要能够穿过周期的,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太在乎每一年的光景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看每一年的光景,你肯定活不久,当然你要做好准备,有大年,有小年,你要优化你的配置,包括优化能力配置,优化客户和帐单等等。这里面核心的逻辑是说,你选择的方向是基于长期价值,你坚定地在这个方向上去优化和创新,去拿到更高的资本,这样你才有机会度过这个寒冬,或者度过潜在的巨大风险,包括很多硅谷企业都是在早期被低估的时候成长起来的,低估的时候是机会。
艾诚:最后是梯影传媒的陈斌先生,在你们的计划中,2022年你们打算怎么干?
陈斌:这个问题很大,我是这么想的,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到底难不难。我在想,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什么?对于这个行业、这个阶级,能难得过上甘岭和长津湖?哪个行业能有电影那么难?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的电影《长津湖》还是破了历史记录。它获得总冠军的背后,就有我们的影子,在它8月13日撤档那一天,我们跟万达影业的高层聊了聊,说我们在你最难的时候做一个战略合作,什么战略合作?我们做一个对赌协议,我说一开始帮你在中国的10万个地方做一个月的传播,我相信我们面对成千上万的白领阶层,一定会因为受到我们传播的感染,在这么难的情况下拿出钱来走进电影院,结果我们做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战略合作,战略合作已经开始了,我们合同还没有签。后来他们说钱怎么给?我说对赌一下,你说一个票房,如果票房到达那个数,你就给我们之前说好的广告费,如果达不到那个票房数,我们就不要这个广告费了,后来万达说,让我们来给票房定个数。当时我们说了一个票房数据,是40亿,但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到今天为止长津湖最新的数据已经是60多个亿了。
艾诚:好的,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天现场的五位企业服务相关领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和我们分享了他们各自对即将过去的2021年各自所在的企业服务细分领域的观察,以及对明年发展的一些建议,相信可以给到同行业中正在一起奋斗的其他人一些参考。过去的2021难大家都很难,但我相信,就像探真科技的黄鹤清先生说的,大家还是要做好准备,每个行业都有有大年,有小年,大家要基于长期价值,坚定地在这个方向上去优化自己的配置,去创新,才能度过寒冬。企业服务领域已经是一个公认的趋势行业,无论多难,大家其实都是在做正确的事情,我们也祝福各位在正确的道路上,越做越好!
结语
随着人口红利日趋见顶、以及云、数、智、物、音视频等数字技术的成熟,加上疫情催化全球数字化进程,TO B企业服务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新经济趋势,也成为创投领域的投资重点。《艾问人物》自2014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节目对话顶级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等众多行业标杆领袖的人物,并通过官方旗舰活动全球创始人大会(GFS)为全球创始人创造发声和交流的平台,与时代创始人同行,向世界讲好中国创新故事。企业云化、智能物联、数据安全、数字营销、产业互联……多年来,通过与企业服务多个细分领域的创始人的深度对话,见证了企业服务行业的热点更迭和演进。未来《艾问人物》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与时代人物同行,做中国新经济崛起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共同守正创新,预见未来。

END
编辑:Catherine
图编:丘丘
【寻求报道】
iaskcindy (微信ID)13366233569(电话)
iask015(微信ID)15321902969(电话)
【商务合作】
vivi040313(微信ID)17310560187(电话)
17310097569 (同微信)
【艾问融资】
bp@iask-capital.com 13671273860(电话)
【加入艾问社群】
iask005(微信ID)17718525976(电话)
bp@iask-capital.com 13671273860(电话)